首页 首页

概念股值得关注 小鹏汽车业绩大爆发 营收和交付量飙升

摘要: 2021年8月26日,小鹏汽车公布了2021年第二季度财报。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61亿元,同比暴增536.7%,环比上涨27.5%;毛利率提升至11.9%,2020年同期为负2.7%,今年第一季度为11.2%。

概念股值得关注小鹏业绩大爆发营收和交付量

财报详情

截至2021年6月30日,小鹏汽车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短期存款、短期投资及长期存款达人民币328.7亿元。

交付量方面,二季度小鹏交付车辆17,398辆,环比增加30%,同比暴增439%。其中,小鹏P7在6月份销量达4730辆,同比暴增1466%。今年上半年交付量为30,738辆,已超去年全年交付量。

产能扩充

目前,小鹏汽车的销售门店已开拓至200家,服务中心64座。品牌超充站已运营231座,覆盖城市65个。免费充电站点已运营约1400座,覆盖城市超200个。

在智能辅助驾驶的大背景下,小鹏开放了VPA停车场记忆泊车功能,实现了业内首个量产。随着小鹏G3i和P5等全新车型即将到来,小鹏工厂产能正在积极扩充。目前,肇庆工厂二期项目签约暨动工,达产后肇庆工厂基地产能将会从10万辆提高到20万辆。

市场前景与相关受益供应商

基于乐观的市况,小鹏预计第三季度交付量将介于21,500-22,500台,总收入在48亿至50亿元之间。随着小鹏等新能源头部车企经营情况的持续向好,供应链相关公司望持续受益。

腾龙股份(603158)

公司为小鹏、蔚来等新能源汽车提供热管理系统等零部件,小鹏汽车是公司重要新能源汽车客户。

四会富仕(300852)

公司汽车用电路板年产量占比约30%,其中新能源汽车方向是公司重点开拓领域,公司已与小鹏汽车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联系。

腾龙股份深入分析

布局氢燃料电池

腾龙股份专注于汽车节能环保零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并购进入氢燃料电池领域。据腾龙股份2020年三季报,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已持有新源动力40.36%的股份。

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量价齐升

公司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业务主要产品为汽车空调管路、汽车热管理系统连接硬管及附件。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带来热管理系统单车售价的上升,公司并购天元奥特后有望提升其市占率。

国六推动EGR需求爆发

EGR为公司传统业务,2017年5月,公司又收购了从事EGR系统生产的凯尔新材料,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在汽车尾气净化领域的竞争优势。EGR系统是国六标准下汽车尾气排放控制的关键部件之一,需求量有望大幅提升。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以AI技术反攻,小鹏汽车开启“爆发式”增长新阶段

5月20日,小鹏汽车宣布向所有用户全量推送AI天玑系统,国内首个端到端的大模型正式量产上车,小鹏汽车正式进入AI智驾时代!

5月21日,小鹏汽车2024年Q1财报出炉,营收增长、亏损收窄、毛利率提升。 在这两件牵动资本市场以及投资者情绪的利好消息推动下,小鹏汽车当日股价持续飙升,盘中最高涨超20%,截至收盘,涨5.92%。 5月22日,小鹏汽车美股、港股再度一路飙涨。

显然,与普通消费者从销量维度看低小鹏汽车未来发展的思考不同,跳出单维的销量,从长期的角度来看,资本市场目前对于小鹏汽车的发展仍然持积极看好的态度。

AI天玑系统上车,小鹏智驾打出“差异化”

智能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的下半段,这已经成为了业内外心照不宣的事实。

从目前产业的动向来看,为了抢滩市场下半程,多家车企都在加速从智能座舱到智能驾驶的全栈布局。

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作为一家以智能贯穿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新势力车企,摆在小鹏汽车面前的现实挑战是——如何围绕智能做出差异化?

AI天玑系统是小鹏汽车给出的差异化答案,也是小鹏汽车发力未来新十年“智驾汽车时代”,给出的最强确定性答案!

与以往更注重技术参数的逻辑不同,AI天玑系统改变了原来的设计思路,更强调通过端到端数据驱动研发迭代的方式,让智能汽车学习人类的思考决策逻辑,做到让体验更“拟人”或者超越人类,做到主动学习、快速成长以及千人千面。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这必然需要大量的数据投喂和反复的优化训练,才能让大模型和神经网络能够依据原始数据不断的学习和进化,实现更高效率和更聪明的决策。

从“端到端”的角度来看,这还意味着感知、决策、控制的多个独立模块,既要做到独立的自主进化,还要做到高效的协同,也就是既有联系但也要有分工。

作为国内首个量产上车的端到端大模型,小鹏汽车通过神经网络XNet+规控大模型XPlanner+大语言模型XBrain构筑的端到端智驾系统,可以理解为,侧重于感知的Xnet神经网络就好比人类的“眼睛”,而基于神经网络的规划大模型XPlanner就好比人类的“小脑”,而侧重于认知的XBrian扮演的是“大脑”的角色。

“眼睛”负责精准感知,“小脑”则基于海量数据时刻训练,让驾驶策略更加拟人,“大脑”负责理解和学习。

从感知到决策,从眼睛到大脑,我们不难发现,通过这一套完整的逻辑链路,小鹏汽车端到端的大模型不仅仅在学习“路”,更在学习“人”。 从本质上来看,与目前市面上传统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相比,小鹏AI天玑系统显然已经打出了差异化。

而全面接入AI大模型后,AI天玑系统将通过AI小P、AI司机、AI保镖三大核心功能,为用户提供更智能的专属AI助理服务,实现无论是智驾或者人驾,都能拥有安全、更舒心的驾乘体验。

在迭代速度方面,据何小鹏介绍,小鹏汽车端到端大模型能够做到“2天迭代一次”,在未来的18个月内智驾能力可以提升30倍。 今年第三季度,小鹏汽车将实现“全国都能开,每条路都能开”,2025年实现城区智驾比肩高速智驾体验。

“虽然从去年开始,国内已经形成了大模型的创业风,但大模型品的是长期的专注和综合的能力,有非常大的数据门槛,自动驾驶也不是靠人、靠钱就能做到的。”

在何小鹏看来,这个行业将来会有少数几家能够把全无人驾驶或者完全自动驾驶,做到中国甚至全球最好,但不会太多,因为难度非常高。

毕竟,“自动驾驶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它不是靠钱、靠人就可以做得到的,它有成功的概率,有非常大的数据门槛,而且越往后越难成,因为头部效应会越来越明显。 这个事情也不是仅仅靠一些人几年就可以追得上,它是一个非常长期的事情。 ”

何小鹏也预测道,未来十年,智能汽车的核心竞争力将主要集中在AI技术上,预计到2028年,全自动驾驶(L4)的普及将提前到来。 2025年,小鹏汽车将在中国实现类L4级别智驾体验,整个2024年,小鹏围绕智能研发的投入将达到35个亿。

如果说上一个10年,也是小鹏汽车创立的十年,是新能源汽车时代,那么下一个10年进入“智能汽车时代”,毋庸置疑的是,下一个十年对于专注于AI智驾的小鹏汽车而言,将是一个全新的黄金时代。

技术反攻,小鹏汽车重塑市场信心

520 AI Day后的第二天,小鹏汽车发布了2024年一季度财报。

财报业绩显示,2024年一季度,小鹏汽车实现营收65.5亿元,同比增长62.3%,环比下滑49.8%。 净亏损13.7亿元,相较上年同期大幅收窄。

毛利率为12.9%,相较上年同期增长11.2%,环比去年四季度增长6.7%。

销量方面,小鹏汽车一季度总销量为辆,同比增长19.7%。 截至2024年3月31日,小鹏汽车现金流为414亿元。

财报发布会后,小鹏汽车股价已经连续两天上涨。 展望第二季度,何小鹏在财报电话会议中表示,二季度小鹏汽车的总交付目标为-辆,同比增长25%-37.9%。 营收方面,预计二季度将收入75亿元至83亿元,同比增长48.1%-63.9%。

作为新势力,对比此前理想汽车的财报业绩来看,小鹏现如今的营收、销量规模虽然不及理想,但从长期的发展角度来看,小鹏汽车却给资本市场带来了更强大的长期信心。

除了AI天玑系统的量产上车让外界看到了小鹏汽车在智能化技术上的专业性和领先性,在一季度的财报电话会议上,何小鹏还提到接下来多方面的战略布局。

小鹏汽车将在“以智驾为核心的AI技术”方面,2024年投入35亿元用于智能研发,今后每年还将投入超过7亿元用于算力训练;在人才方面,何小鹏坦言,接下来将加快关键人才的引进,继续提升公司的组织能力和战略执行力。

在市场布局方面,依托于小鹏汽车的AI能力和整体技术开发体系支撑,小鹏汽车还将在全球快速规模化布局。

产品方面,从今年三季度起,小鹏汽车还将开启在三年内推出多款全新造型、强劲产品周期的产品,覆盖10万-40万价格带的主要细分市场。

今年四季度,小鹏汽车就将推出一款全新B级纯电轿车,这款车是基于小鹏汽车最新的技术、实现规模降本的首发车型。

关于第二品牌,何小鹏表示,MONA首款A级纯电轿车将于6月份亮相,并将于三季度上市和交付。 明后年,小鹏汽车还将在A级车的平台推出多款产品,并将小鹏XNGP大人这个价位段,推动高等级智能辅助驾驶的普及。

不难发现,虽然小鹏汽车目前的销量仍然还未进入规模化,但从技术储备到人才强化、市场拓展以及产品布局,小鹏汽车正在加速向规模化的方向迈进!

或许从三季度开始,随着小鹏汽车在智驾维度的差异化逐渐强化,小鹏汽车有望进入“爆发式”增长的新阶段。

A级车市场,小鹏没打算给其他人留机会

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当一众车企在技术瓶颈中内卷,不得不挫伤利润、流血竞争的时候,成功讲通新故事的,是近期销量稍显掉队的小鹏。

5月21日,小鹏汽车发布2024年一季报,最影响投资者信心的毛利率强势攀升至12.9%,同比提升11.2%,环比提升6.7%。 财报发布后,小鹏美股股价一路飙升,最高涨幅一度接近24%。

市场情绪的大幅提振,证明这家企业如今实际的经营质量与盈利能力,远远超出外界原本的判断。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小鹏汽车在发布财报前一天举办的520AI DAY上宣布,面向用户全量推送AI天玑系统。 其中最重要的更新,是国内首个量产上车的端到端自动驾驶大模型——这是特斯拉之后的全球第二,全国首个。

在财报沟通会上,何小鹏表示:“我们的战略变革不仅着眼于销量增长,而且追求高质量、高效率,全面提升公司的竞争力,长板更长且没有短板,把小鹏汽车打造成‘多边形战士’,从而在长跑中获取更大的规模和利润。”

在蛰伏期之后,小鹏即将开启自己的变现周期,这件事几乎不再有悬念。 此时此刻,是利好涌现的起点。

不止是电动车企业

今年第一季度,小鹏汽车总收入达到65.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2.3%,总交付量为辆,同比增长19.7%。

但何小鹏很早就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小鹏不止是一家电动车企业。 时至今天,随着小鹏发展出多样化的盈利模式,我们看待小鹏的逻辑,也应有所改变。 卖车之外,更具开创性的,是与大众合作带来的技术变现。

“(我们)实现了在智能电动车业务基础上,通过智能化技术输出提升盈利和国际化潜力的独特模式。”

“小鹏汽车创业十年,坚持在智能电动车平台、EEA电子电气架构和智能辅助驾驶等技术高强度的研发投入,现在开始转化为良好的财务回报。”

换句话说,小鹏不再完全依赖汽车销量来支撑公司的经营。 商业模式的创新,是一季度财报中毛利率大幅上行背后,最值得关注的一个变化。 一向在毛利率上表现强势的特斯拉和理想,在利润缩水的大环境下,一季度数据都是环比下行。 技术变现,令小鹏在商业模式上拥有了独一无二的差异化竞争力。

在本季财报中,小鹏汽车获得10亿元的服务及其他收入,在总营收当中占比为15.3%,同比增长93.1%,环比增长22.1%。 据财报显示,该收入的同环比增长,主要来自于2024年第一季度与大众汽车集团进行平台与软件战略技术合作有关的技术研发服务收益。

一方面,大众与小鹏的合作还在不断深化。 在刚刚过去的4月份,小鹏与大众再一次加深合作,联合开发的全新电子电气架构,将应用在大众为中国市场开发的CMP平台上。 另一方面,小鹏对与其他车企的技术合作,也持有开放态度。

这种造血能力极具可持续性。 小鹏表示:“与大众EEA架构的合作收入将从下半年开始确认,未来几个季度的收入将超过Q1。 ”

“考虑到平台软件的收入性质,这是一项利润率很高的业务。”

除商业模式创新之外,小鹏一季度毛利率大幅提升,背后还有另外两方面的努力。

一方面,是产品结构的优化。 今年1月1日正式发布,起售价35.98万元的小鹏X9,在小鹏的销量收入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稳定器作用。

这款标配后轮转向、搭载无图XNGP的中大型纯电MPV,被官方称为“新物种”。 一经上市,就迅速上量,一季度稳居纯电MPV销量冠军。 它的高均价和高利润,进一步拉升了小鹏的毛利。

何小鹏表示:“X9的成功充分说明了产品品类创新、技术创新才是更有效的竞争手段。在今后几年内,小鹏将会基于X9的良好口碑和经验,继续丰富小鹏的高端系列的产品线”

另一方面,是体系化的降本。 受益于大众汽车集团在全球的供应链体系,小鹏能够实现造车平台成本的进一步降低。

除毛利率之外,现金流又是一重保障,让小鹏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研发投入。 截至2024年3月底,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短期投资及定期存款为人民币 414 亿元。 这些共同组成了小鹏面临下半年竞争的底气。

国内首个端到端大模型上车,重建智能体验基准线

如果缺乏技术创新或相关资源,商业模式创新所带来的高速增长有可能是昙花一现。 让商业模式创新富有生命力的,是对先进生产力的持续投入,以及将技术转化为产品和用户价值的能力。

而小鹏在智能化方面的坚定的战略决策和长远布局,让其智驾技术迎来了体验拐点。

目前小鹏汽车已经实现了城区智驾100%无图覆盖。 本次520AI DAY上小鹏全面更新的技术栈,不再依赖规则+AI的XNGP,取而代之的是主要基于神经网络的端到端模型架构。 这可以看作是小鹏在智驾技术方面与其他友商拉开代际差距的起点。

在体验端,用户能够清晰感知到以下3个变化:

官方公布的直接数据是:前后顿挫减少50%、违停卡死减少40%、安全接管减少60%。

小鹏宣布,到2024年第三季度,其智能驾驶系统将能够覆盖全国每条路,2025年,城区智驾的体验将与高速智驾的体验相媲美,实现类L4级的智驾体验。

对此,小鹏智能体验负责人于桐表示:“这可能是目前汽车行业最大规模的一次OTA,升级完成后几乎相当于换了辆新车。”

在迭代速度方面,何小鹏介绍,小鹏汽车的端到端大模型在内部能够做到“2天迭代一次”。 在18个月内,XNGP的能力提升30倍(接管率指标)。

投入越高,成长越快,在端到端大模型层面的投入,将构成小鹏在下一阶段的竞争壁垒。

“过去10年里大家认为智能只是新能源汽车的辅助,用户对智能的需求以前是在第10、第9名,现在可能到了第5、第4名,但我认为不远的将来,智能会是绝对的前三(需求)。”

在2024年,智能驾驶显然已经成为影响消费者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一家企业能够在成本可控、可持续的前提下,提供带来超越性体验的产品,那么无法达到类似体验的产品,很容易被冠以“上一代技术”的印象,继而被框定在新的智能体验基准线之下。

在技术竞争导向的周期中,优势地位易主,往往只在体验决定性变革的一瞬。

关注智驾领域的用户,或许会联想到今年4月底,马斯克的那次“闪电访华”,同样引发外界热议。 但在笔者看来,即使特斯拉在未来的某一天,成为国内智驾竞争的新一极,但本地化优势,仍将是小鹏确立领先身位的一大杀手锏。

保持节奏,日拱一卒

为了实现上文中提到的智驾技术愿景,小鹏2024年将投入35亿元用于智能研发,并新招募4000名专业人才,今后每年还将投入超过7亿元,用于算力训练。

类似的投入强度,即使在小鹏最艰难的2019年,也从未被放弃过。 这背后是小鹏的宝贵品质之一:马拉松长跑的第一课,不是加速,而是保持呼吸的节奏。

去年一整年的组织调整颇有成效,并且仍在继续。 据何小鹏介绍,今年以来,在招聘方面,多个领域都有顶尖人才加入,包括自动驾驶、品牌营销、造型设计等。

值得一提的是,有消息称,OPPO旗下一加手机营销负责人于涛或将于近日加盟小鹏汽车,担任营销副总裁。 小鹏对此表示:“下周(会有)反馈”。

打好组织和技术的基座,下一步才是产品价值的兑现。

此前预热已久的MONA系列首款车型,将在下个月正式亮相,并在三季度上市,随之而来的是小鹏汽车强劲的产品周期。

何小鹏表示:“MONA的首款车型将是一款在二十万元以内拥有最高颜值、高智能、同时成本具有相当竞争力的产品,对年轻客群有巨大的吸引力,期待MONA成为A级纯电市场的明星产品。”

他还提及,小鹏汽车未来还将在A级车的平台上推出多款产品。 后续,小鹏汽车XNGP将会进入20万元以内价格段市场,在这个销量最为广阔的市场加快高阶智能驾驶的普及。

“小鹏汽车的目标是在智能电动车时代打造一个像大众汽车一样覆盖全球市场、多种产品类型、拥有广阔客群的一个超级品牌,并且让AI智驾车成为最主要的品类。”

同样值得肯定的是,为了进一步把车卖好,小鹏没有给自己设限。

关于外界关心的增程技术路线,小鹏并没有否认应用的可能性,而是抛出了一个思考:下一代增程,是怎么样的?

现阶段,增程技术在出海过程中面临工况问题,国内增程技术主要用于城市驾驶,而部分海外国家的城市驾驶与高速驾驶比例相当,且增程技术在高速驾驶中的表现仍存在诸多问题。

所以换一个角度理解,如果某天小鹏推出了一款增程车,那大概率是有信心,解决当下增程车没有解决的问题。 这也是小鹏一直以来的逻辑,先做再说,不交期货。

车云小结

谈到销量,何小鹏并不避讳的表示,新能源汽车行业从蓝海到红海再到血海,小鹏是经过磨练的。 现在卖得好的,不代表能力强,汽车行业是个长线的竞争,而不是短期一两个月的销量。

这也不禁让我们思考,到底应该如何看待一家公司。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数字总能够抓取到更大的注意力,销量、流量、价格,在热搜榜上铺天盖地的滚动。

但商业逻辑的起点,往往是那些抽象的思考,思考对了,才有正确的动作。 一家企业的生命力,终归是落在对商业模式和先进生产力的创新能力上。 如果一家企业能够在商业模式和生产力创新上,做到平衡和极致,收获的季节,迟早会到来。

当然,如何在先进技术的保鲜期内,抢先向用户提供价值可感知的产品,并不断拓展自己的技术边界,将成为小鹏面临的全新考验。 但对整个智能电动车市场而言,更迫近的变化是,距离20万以内在智能化方面投入最多的品牌MONA问世,或许只剩下一两个月的时间了。

冲销量杀疯了!理想小鹏10月交付暴涨,问界竟是最大黑马

在刚刚过去的10月,国内新能源车市场那打的叫一个火热,特斯拉居然会出现销量下滑?理想和小鹏实现了销量的历史性突破,但小鹏未来却很危险?为何问界是接下来最大的黑马,大众居然都能爆锤一众新势力?

这一切的一切究竟是为何?今天,咱们就通过各个品牌的战报和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来拉一下成绩单,再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一波,看看大家的表现究竟如何?

首先,排名第一的,毫无疑问是比亚迪。 10月份比亚迪乘用车销量为辆,这其中还包括辆腾势,比亚迪的这个销量表现,对于国内新能源车市场的其他车型来说,简直就是暴杀全场,直接甩了第二名十万八千里。

而且这超过30万的销量数据还是在比亚迪的新品牌,仰望和方程豹还没开始交付的前提下,一但这两个品牌开始交付,比亚迪的新能源车销量,将更为恐怖。

排名第二的,是特斯拉,10月份特斯拉销量为辆,这个数据虽说非常亮眼,但是对于特斯拉9月超过7.4万辆的销售数据来说,销量已经出现逐步下滑趋势。 特斯拉销量的下滑,离不开Model 3焕新版与Model Y不同程度涨价的影响。

特斯拉Model 3焕新版虽然进行了不小的升级,更帅了也更舒适了,氛围灯也加上了,但取消了挡杆和雷达,还坐地起价近3万块,让不少人选择了做一名等等党,坐等Model 3焕新版降价,至于Model Y,虽然也进行了小升级,氛围灯也加上了,但是顶配车型的小幅涨价,也让不少人打了退堂鼓。

排名第三的,是吉利,10月份吉利汽车卖了辆新能源汽车,这个数据已经连续3个月创新高了。 当然,这里面包括了辆银河和辆极氪。

银河作为吉利旗下全新的一个新能源品牌,从第一款电混SUV银河L7的发布,到第一款电混轿车银河L6开始交付,这两款性价比极高的车都取得非常棒的销量数据,而后续的纯电动轿车E8更是来势汹汹,相信接下来银河的销量也会迎来一个爆发式增长。

极氪作为吉利旗下的一个高端纯电动品牌,销量这么高确实也让人很惊讶,其中卖的最好的还是极氪001,虽然网上有不少001改款的消息,但一切都抵不过降价带来的诱惑,用26万多的价格买走一辆100度电池的猎装轿跑,可是太香了。

看完前三名你会发现,我们熟知的造车新势力,蔚小理一个都没有,这三家究竟表现如何?咱们继续看。

在新势力里,表现最好的还得是理想,10月份理想汽车的销量为辆,这个表现完美达成了理想10月销量突破4万台的目标。

虽说销量数据很好,但要达到这个目标却并不容易,理想首先给出的方案就是降价,虽然官方并未公布,但实际到店可以聊到不少优惠,再加上赠送的积分和礼品,这对于家庭用户的诱惑力还是不小的。

另一方面就比较让人迷惑了,10月31日的时候,理想公布了自己截止29日的月销量为3.68万辆,31日这个数据就变成了,仅仅两天时间就交付了3600多台,看来理想是真的在月底冲业绩了,如果11月理想也能每天都这么冲,那销量突破5万,将完全不是问题,咱们可以一起期待下。

接下来就是小鹏了,10月份小鹏汽车的销量为辆,这也是小鹏月交付量首次突破2万,这对于小鹏来说可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当然,销量的暴涨离不开热门车G6月销超8000台的贡献,其次就是新款G9的大幅降价和P7i的优惠,这三辆车的火热,直接让小鹏的销量突破了2万大关。

虽然销量有了历史性突破,但G6的表现依然和小鹏高层的预期有不小差距。 G6自打6月底发布以来,经历了2个月的产能爬坡并开始进入稳定交付后,订单量和整体交付却并没有爆发式的增长。 在此之前,小鹏内部也曾定下了月销超过1.2万台的目标,但目前来看,小鹏要想提高G6在20万以上价位纯电SUV的竞争力,把11月的销量继续保持住,还是要在G6身上下不小功夫的。

后续我们也会持续关注小鹏的销量,作为小鹏当家车型的G6,如果接下来几个月的销量还是不及预期或者出现下滑,那小鹏的处境就会有点困难了。

蔚小理中10月销量最少的就是蔚来了,总共交付了台。 最近这半年,蔚来的表现确实不太稳定,7月和8月由于砍掉了部分权益,而全系降价3万,蔚来的月销量也迎来了一小波暴涨,虽然后续也在不断发布新车,但销量却呈现出了下滑的趋势。 其实蔚来所面临的问题,相较于理想和小鹏来说,还是比较多的。

首先就是大批量的建设换电站,投入了过多的成本,短期收益依然是个问题。 其次就是价格,蔚来的车价格确实会比同级更贵,一方面是品牌调性,另一方面是蔚来引以为傲的服务也算在了车价成本里,但这薛定谔的服务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所以对销量也会有一定影响。

最后就是产品定位问题,可以发现,蔚来的SUV,定位区别是很模糊的,几乎是在自己和自己抢市场,好像有区别,又好像区别不大,这确实也是个问题。

看完了蔚小理,咱们再来看看其他品牌。 首先就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界,10月份问界交付了辆,这个数看似不多,但其中却暗藏玄机,问界的交付量不及蔚小理,主要是因为产能问题。

9月份新M7的上市,让问界的销量迎来了暴涨,短短50天收获了8万个大定订单,如果产能可以跟上,问界的10月份交付量就非常可观了。 当然,目前问界也在加班加点生产,并已经开始扩大产能,再加上后续M9的上市,相信问界在11月的销量,应该会有不小惊喜。

眼看着大家都销量暴涨,传统合资品牌也坐不住了,上汽大众本着打不过就降价的原则,直接把ID.3的价格拉到了12万,这价格可真是太有性价比了,直接让上汽大众的10月份销量,冲到了辆,这个数据表现,不仅力压很多新势力品牌,在传统合资品牌中,也是独一份。

当然,五菱的表现也很不错,10月新能源车销量辆,其中仅仅是五菱缤果一款小车,10月份的销量就达到了辆,看来五菱在主打亲民方面还是有一手的。

埃安的表现也挺好,10月份销量辆,除了网约车市场,昊铂品牌的上市,也为其拔高品牌调性,提高销量做了不小贡献。

零跑汽车凭借着超高的性价比,10月销量也达到了辆,深蓝10月交付了辆,哪吒汽车10月也交付了辆,这些品牌的表现都非常不错。

看完了10月份各个品牌的销量,不知道大家有何感受,我在看完后最明显的感觉就是,国内的新能源车市场,真的是越来越卷了。 其实很多车产品力很强,但无奈后续其他品牌有产品力更爆炸的车款出现,这就让许多品牌不得不进行降价销售,从而整个市场就开始卷了起来。

当然,车企降低利润让价给消费者,这肯定是我最愿意看到的,也是大家最希望的,但一味的降价互相卷,总归得有个头,在价格利润压缩到极致后,各个车企又会作何操作,让我们一起期待1个月后的11月销量数据盘点。

股票开户网优质证券公司开户优惠进行中:交易所手续费+1分,可调低到交易所保证金!开户微信:1770737011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