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产业链公司不断受益 受益概念股 小米汽车销量创纪录

HTML格式文章: html

摘要

10月28日,小米正式发布了SU7Ultra量产版预告片。与小米SU7相比,小米SU7Ultra量产版似乎采用了更大尺寸的碳纤维尾翼。采用黄色车漆涂装,车辆前包围更换为更具战斗风格的空气动力学套件。

正文

小米汽车销量持续增长

据报道,10月28日,小米正式发布了SU7Ultra量产版预告片。与小米SU7相比,小米SU7Ultra量产版似乎采用了更大尺寸的碳纤维尾翼。采用黄色车漆涂装,车辆前包围更换为更具战斗风格的空气动力学套件。小米董事长雷军表示,10月29日晚将举办小米SU7Ultra量产版的预发布会,暗示还将另选时间举行正式发布会。对于小米SU7Ultra量产版的价格,雷军曾表示有点小贵,但不会特别贵。

10月以来,小米汽车交付节奏明显加快。理想汽车上周发布的新势力品牌销量排行榜显示,第三周(10.14-10.20)小米汽车周销量达0.56万辆,位居榜单第四位,并创单周销量最高记录。小米官方曾预计,10月小米汽车交付量达到2万辆左右。按照当前节奏,这一目标望在本月或下个月实现。

订单持续上行

在销量加速攀升的同时,小米汽车订单数据也在持续上行。知名汽车博主孙少军透露,小米汽车上周(10月21日至10月27日)新增锁单破4.5K,本月累计锁单破2万。随着SU7Ultra的上市,小米汽车热度将再提升并拉动销量进一步增长。

产业链公司受益

结语

随着小米汽车销量的持续增长,小米汽车产业链上的公司也将持续受益。这些公司有望获得更多的订单,并实现业绩增长。


别再喷特斯拉了 他真的救活了中国的新源汽车市场

最近证券市场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特斯拉股价的波动成了国内部分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股价的晴雨表,像宁德时代、均胜电子、旭升股份、华域汽车、三花智控等等特斯拉中国供应商,股价都随着特斯拉发生了大幅波动。

为什么特斯拉的股价会如此深刻地影响到国内零部件上市公司的股价呢?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中国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体系太脆弱了

过去的几十年,中国在传统汽车领域核心技术的严重滞后,迫使政府不得不打造新赛道以实现汽车产业的弯道超车,而这个新赛道就是新能源。 有了产业顶层设计和政策的重点扶持,中国市场诞生了一批批优质的新能源产业,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动力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

自2013年开始成为国内客车龙头宇通的电池供应商,并凭借补贴时代所获取的利润,宁德时代拼命投研发,逐步打入宝马、大众、戴姆勒等全球汽车巨头的供应链,在外强环伺(松下、LG)的情况下高速发展,以一己之力PK世界第一梯队。

不仅于此,在新能源产业链上游的资源市场,我们已经形成以天齐锂业、华友钴业、洛阳钼业为龙头的金属资源供应链;中游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三电系统;下游的整车生产与销售,既有比亚迪、奇瑞这样的传统厂商,也有蔚来、威马等新势力;后市场,充电桩制造与运营、电池回收等领域也不乏优质企业。

可以说,中国目前拥有全球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和最好的成本控制力。

但是,落实到下游,国内的整车厂商并没有真正打开新能源市场,失去了政策的庇佑,去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最终以130万辆、17.4%的降幅收尾。 这给整个产业链带来了巨大的麻烦——产能过剩。

以核心产业动力电池为例。 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机总量为62.2GWh,同比仅增长9.3%。 而按照之前的规划,到2020年国内要实现200万辆新能源汽车,近80GWh动力电池的销售,多数厂商已经出现了产能过剩的现象。

同时,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前10家企业中有4家装机量同比下滑,包括排名第二的比亚迪和第五的力神;剩余4家也只是基本持平,唯一大幅增长的宁德时代主要得益于国外车企朋友圈的扩大。 与之形成对应的是,日韩厂商松下电池、LG化学、三星、SKI均实现了较大的增长。

更严重的是上游原材料企业。 下游厂商每少卖一辆电动车,或是市场有些许变化,都将对锂、钴产业形成放大效应,直接影响原材料的价格和业绩波动。 2019年天齐锂业财报显示亏损26亿至38亿元,虽然部分原因是其海外并购失败,但新能源产业的周期性波动对其影响更大;还有洛阳钼业,预计2019年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也有56.86%到63.33%的减少,主要原因也是钴产品全球市场价格的大幅下降,而中国市场的销量却没有增长。

除此之外,目前国内新能源核心产业电池、电驱和电控系统,总体成熟度还较低,主要体现在行业经验、技术实力和系统管理能力上。

比如国内电驱十大品牌到2019年的平均创立时间仅有14年,而传统汽车发动机管理系统企业像博世、电装、德尔福和大陆,都已创业百年,这不仅意味着他们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支撑,更重要的是强大的朋友圈。

包括大众、宝马、奔驰在内进军新能源市场,博世、大陆、电装才是他们首选也是固定的合作伙伴。 国内多数三电系统供应商成立时间短,缺乏影响力,很难打入全球新能源供应链体系。 而主攻中国市场,不但风险大,也极易受政策环境影响,动力电池就是最好的例子。

特斯拉,池塘里的鲶鱼

分析完新能源供应链体系的现状,其实和过去手机产业类似,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大而不强。 特斯拉的到来就和当年的苹果一样,做一条放进池塘的鲶鱼。

目前,特斯拉核心供应商大部分来自美国、欧洲和日本,只有少数几家头部中国供应商。 随着特斯拉国产,为了降低成本,提高产能,加快本土化采购是大势所趋,这势必会激发新能源供应链体系的产能活力。

这是有迹可循的,一面是市场需求。 虽然去年新能源市场整体呈现下滑态势,但主要集中在A00级和A0级低端市场,B级轿车、SUV等中高端新能源产品是上升趋势,这对于售价30万的特斯拉Model3而言是一大利好。

有需求也有供给。 去年特斯拉在中国总注册量超过4.27万辆,上海特斯拉超级工厂建成后一期产能达到15万辆每年,马斯克也表示将中国打造成为Model3最大市场,预计今年底ModelY也会投产。

还有媒体报道,特斯拉预计2020年在中国大陆地区新增4000个以上超级充电桩,该数量是过去5年超级充电桩建设总量的一倍。

从整车到充电桩,特斯拉在中国市场马力全开。 一来可以消化国内新能源产业近年来过剩的产能,带来新的产值增长点。

动力电池方面,特斯拉虽然在加快自家电池的研发力度,但短期内还得依靠供应商,和宁德时代的牵手,会间接带动国内动力电池的技术和产能进步;

最直接的利好是隔膜和负极材料行业。前者重资产,新进者较少,恩捷股份基本是一家独大,市占率近五成,扩产毫无争议;后者和正级材料的同质化严重不同,负极材料格局稳定,净利率较高,而璞泰来本就是特斯拉的供应商,随着特斯拉的国产,“近水楼台再得月”的璞泰来势必迎来新突破;

原材料方面,钴、锰、镍、锂、铝、石墨业受下游头部整车厂市场政策波动影响大,前期特斯拉宣布的“无钴”电池让钴产业在资本市场接连几天跌停,但像锂、铝等必须的原材料,随着特斯拉的扩张,消化产能乃至再打破瓶颈都是可以预见的。

二来特斯拉能形成一种“类苹果产业链”的示范效应,赋能上中下游供应商提升行业认可度,从而获得走向世界的机会,带动产业的体系性进阶。

比如热管理系统供应商三花智控。 根据国金证券去年10月的研报,它在汽车电子膨胀阀处于绝对领先地位,进入特斯拉供应链后,不断拿下大众、通用、沃尔沃等新能源车订单共计140亿元。

对于中国新能源产业链特别是核心三电系统而言,和特斯拉的合作,既是一种生产管理经验、技术实力的提升,也是一张可以打入世界一流车企供应链体系的学历证书。

特斯拉,新能源车企眼中的鲨鱼

如果说特斯拉是一条激活新能源供应链体系的鲶鱼,那么对于国内羸弱的新能源车企来说,特斯拉就是加速他们消亡的鲨鱼。

首先,特斯拉国产后会加速造车新势力的分化。

从贾跃亭的乐视开始,六年多的时间,中国新能源市场诞生了一百余家造车新势力,众多新势力占据了太多市场资源,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浪费,特斯拉的强势引入会加速那些投机分子的衰败,让社会资金向真心造好车的新势力倾斜。 事实上,随着特斯拉的到来,2019年国内新势力仅11家有销量,90%或销声匿迹,或彻底破产。

其次,倒逼车企加速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研发。

特斯拉对新能源市场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仅是造车新势力,就连传统车企也是压力重重。

大众汽车集团CEO赫伯特-迪斯就曾说过:“传统汽车制造商的时代已经结束。 大众要努力转型,避免成为下一个诺基亚”。 所以,大众用了200亿欧元来打造MEB电动化平台,加速在新能源领域的进程,今年ID.家族就将提前和消费者见面。

再有丰田,这个新能源领域的先行者,过去垄断了混合动力技术半数以上的专利,特斯拉的飞速发展,在拓展纯电市场份额的同时,也迫使丰田不得不放弃混动领域的专利,和全球车企共享,进而共同抵制纯电市场的扩张。

还有国内传统车企长安、吉利,都在大力研发新能源技术,在自动驾驶、智能安全领域不断进步,以拉近和特斯拉的距离;国内头部新势力蔚来、威马、小鹏们,更是在技术进步的同时,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以形成差异化优势,赢得消费者。

同时,特斯拉还会培育大量新能源汽车潜在客户。

一直以来,中国新能源市场主销车型大都集中在A00级微型电动车,低价、低质、低续航,且多以共享出行领域消费为主,新能源汽车并没有在终端市场形成良好的口碑形象。

随着特斯拉的扩张,其相对科技的设计、强大的性能、良好的自动驾驶体验,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用户对新能源产品的认知,进而培育更多对新能源汽车有消费欲望的用户,给整个行业做大做强的机会,一如当初苹果手机的普及让国内智能手机市场迎来大爆发。

总结

从早期的产业保护,到开放市场让特斯拉以独资的方式入华,甚至罕见的一视同仁,将Model3纳入补贴范围,中国市场的意图非常明显:利用特斯拉,再造苹果产业链的辉煌。

2009年,苹果基于成本和平衡供应商的考量,开始扶持中国产业链,造就了一个个传奇。 打工妹周群思带领蓝思科技进军苹果供应链,实现财富暴增,还有面板的京东方、深天马,触摸屏的欧菲科技,射频天线的信维通信,声学器件的瑞声科技、歌尔声学等等,它们均在各自细分领域做到全球领先。

还不仅于此,电子产业的全面进阶,让华为、小米、vivo等手机巨头充分受益了供应商资源和技术的外溢效应,并在残酷的拼杀中淬炼出核心竞争力,最终拉近了和苹果之间的距离。

今日的新能源产业和过去的智能手机产业何其相似,产能过剩、大而不强,特斯拉将和过去的苹果一样扮演着相同的角色,至于能否成功,让我们拭目以待。

炒作概念 投机套利 资本爱车不懂造车?

来源:北京青年报 炒作概念 投机套利 资本爱车不懂造车?股价涨落之后 车企强弱依旧 编者按: 在新能源 汽车 崛起的过程中,资本扮演了一个矛盾的角色。 一方面新技术新产品需要大量的资金,离不开资本的支持;另一方面,资本的冲动与盲动又往往给车企带来意料之外的牵制,甚至表现出种种“迷惑行为”,令人唏嘘“资本不懂造车”。 无论懂不懂,资本已经在造车。 有的直接下场参与造车,如360,小米;有的在幕后,不参与造车而是投资车企股价,炒作“新造车”概念。 这固然反映出资本对新能源 汽车 的认同,但认同之余,资本基于自身视角对“造车”的理解未必遵循着 汽车 行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一些投资人的“迷惑行为”,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特斯拉与比亚迪欲“牵手”的传闻烘托下,比亚迪的市值近日迎来大涨,向万亿规模发起了冲击,再次让人们看到了资本对新能源 汽车 领域的追捧。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新能源 汽车 的领域,也让人们重新思考 汽车 行业与资本市场的逻辑关系。 资本炒作下 上市车企 身(价)不由己 实际上,类似特斯拉与比亚迪欲“牵手”传闻引发的车企股市大涨的情况,在近两年时有发生。 其中以华为“造车”以及华为与车企合作的传闻尤甚,几乎每次传闻出现后,无论真假,都能实现股价以及市值的一波大幅上涨。 虽然三年来华为曾八次公开表示“不造车”,但是华为的每一次动作都牵动着资本的走向。 特别是在华为以供应商或者合作伙伴的身份参与 汽车 行业时,其合作的赛力斯、ARCFOX极狐、阿维塔 科技 (原长安蔚来)品牌背后的上市公司,小康股份、北汽蓝谷、长安 汽车 成为了有名的三只“华为概念股”,吸引了众多资本的涌入。 资料显示,与华为的合作达成后,特别是有参股可能的消息传出后,小康股份、北汽蓝谷、长安 汽车 的股价以及市值出现了大幅上涨,甚至多次涨停,其中以小康股份的涨幅最为明显。 据统计,小康股份,从年初每股15元左右曾最高涨到83.83元,市值也从200亿元左右暴涨至最高1015.19亿元,翻了五倍,成为本轮投资的最大受益者。 其次,北汽蓝谷自从与华为深度合作之后,其股价与市值也实现了成倍增长,从去年11月份最低的6元多,一路攀升至如今的12元,最高曾达到过20元附近,市值也从200亿元左右攀升至最高的800亿元。 此外,长安 汽车 股价也在华为的加持下多次涨停,从10元左右涨到了如今的20多元,涨幅近100%。 当然,“华为概念股”也经历过下滑。 例如,在华为第七次重申“不造车”,并称至今未投资任何车企,未来也不会投资任何车企,更不会控股、参股的时候,小康股份、北汽蓝谷、长安 汽车 等相关 汽车 股出现了连续两天的大跌,最高跌幅一度超过10%。 涨、跌都不由车企本身的价值决定,而是受华为有没有参股造车企业影响,这种稍有风吹草动就牵动相关 汽车 股市大幅变化的情况,让人们怀疑资本懂不懂车,或者思考资本需不需懂车。 不可否认,华为的绑定让这几家车企获得了更大的流量话题以及资本支持,也收获了前所未有的市值飙升,但随着华为不造车消息应声下跌的股市也反映了一个事实:资本看重的并不是车企本身,而是华为,是新能源 汽车 概念。 资本甚至不需要懂车,他们投资的是华为以及新能源 汽车 概念带来的商业价值。 资本带不动需求 股价抵不了销量 业界人士认为,支撑新能源 汽车 公司股价成倍上涨的估值逻辑,反应的是智能电动 汽车 广阔而真实的市场需求,而不是资本带动消费需求的增长。 要知道,资本市场与销售市场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市场,资本看好的产品,消费者不一定认同,特别是落实到具体的产品上时,消费者有自己的判断。 目前,华为明确参与合作的小康股份、北汽蓝谷、长安 汽车 三个车企中,只有小康的赛力斯在今年上海车展上市了首款量产车型华为智选SF5,抢占了“华为第一车”的头衔;北汽ARCFOX极狐品牌与华为共同打造的阿尔法S华为HI版还处于预售阶段;而长安与华为共同掌舵的阿维塔 科技 的全新产品仍在孕育当中。 中汽数据终端零售数据显示,华为智选SF5自上市以来,其4-7月终端零售量分别为129辆、204辆、455辆、507辆,远低于之前宣传的几千辆订单。 赛力斯的月度销量虽然环比有所上涨,但却与高涨的股价大相径庭,并不匹配。 特别是赛力斯SF5华为智选的提车时间长达45-60天,让很多消费者却步。 至于为什么提车时间长,赛力斯SF5华为智选体验店(金地中心)的销售表示,“没有库存车,客户下订之后,厂家开始排产。 ” 随着远低于宣传数据的销量被曝光,小康股份的股价出现了下滑。 据统计,自6月有销量数据可查以来,小康股份的股价就从6月22日最高的83.83元,降至8月16日的55.69元,跌幅达到34%。 业内分析,东风小康过去以商用车为主,在乘用车市场的底蕴不及北汽及长安,小康股份股价涨幅之所以高于其他两车企,是因为它占据了“华为第一车”的风头,刺激了资本的买入。 但随着销量公布以及提车周期长的消息催化,单纯的“华为第一车”带来的利好反映逐渐被消耗殆尽,也就有了当前的资本回撤,股价下跌。 资本只是过客 造车还要自身硬 由于资本投资的是股票,并不需要懂车,因此,在短期能够给车企带来的是资金支持,在长期发展中却不能给车企足够的技术支持。 能否撑起高估值还要看具体公司的发展情况。 抢占“华为第一车”名号的赛力斯,不仅销量低迷,其在乘用车领域也缺乏底蕴,因此在与华为的合作上,对华为有很强的依赖性,而这也就导致其话语权相对较弱。 赛力斯SF5华为智选体验店(金地中心)的销售表示,“新车出厂后,华为会做全面检查,如果不合格,将会退回原厂重新调整。 ” 与此同时,在销售端,赛力斯只销售搭载华为Drive One三合一电驱的赛力斯华为智选SF5四驱版车型也可见一斑。 北青报走访的赛力斯北京五方用户中心店内,摆放了两款蓝色展车,且均为赛力斯华为智选SF5四驱版本。 销售表示,“两驱的车型没有排产,工厂里面排产的都是四驱车型。 ” 北青报登陆赛力斯App及以华为商城发现,线上订车时,同样仅有四驱车型可选,两驱车型没有选项。 销售表示,“从与华为合作之后,就没有销售过(华为智选SF5)两驱车型,推出的一直都是这款四驱车型。 ” 事实上,不只是两驱车型,赛力斯SF5老款车型均已停售。 要知道,赛力斯SF5并不是一款全新的车型,在与华为合作推出赛力斯华为智选SF5之前,SF5已经在2019年首发并预售,并在2020年陆续推出了四驱高性能版、高性能运动版,今年1月25日再次新增自由远征版。 但是,目前除了华为智选SF5四驱版车型在售,其他老款车型均已停售。 “今年年初就已经开始停售了。 ”上述销售人员表示。 而这一情况,也在北青报随机拨打的赛力斯在重庆、上海的用户中心以及赛力斯官方服务热线的电话后,进一步得到了证实。 另一方面,华为与赛力斯的合作,没有想象的那么深入,更多是在电控系统以及车内 娱乐 系统等方面。 例如赛力斯SF5华为智选搭载华为HUAWEI DriveONE电驱动系统、HUAWEI HiCar、HUAWEI Sound音频技术。 高估值反映的是资本市场对新能源 汽车 发展的期待,因此不要指望着资本的进场能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变化和影响,关键还是看车企自身的实力以及与合作伙伴的关系。 造车仍是风口 资本不甘寂寞 借助华为的光环,小康股份、北汽蓝谷、长安 汽车 吸引了资本市场主动投资股票,拉动了股价上涨。 而这也刺激了一部分企业的神经,让他们匆忙参与到造车的行业,并希望博得资本市场的青睐。 此前,创维 汽车 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发布会,并将快速上市定为近期目标,计划今年年内申报,明年能够挂牌科创板。 同时,创维 汽车 还宣布将在已投资100亿元基础上,再投300亿元,链接资本市场,跨上3000亿元市值。 欲以400亿撬动3000亿市值,创维 汽车 的这波操作,也受到了质疑。 业内认为,创维 汽车 很难圆梦,毕竟更早进入新能源领域并率先实现上市的蔚来、理想、小鹏的市值,尚且没有达到这个数值。 实际上,创维 汽车 之所以在发布上如此高调,是因为它需要给股东阶段性的交代,也需要吸引新的投资人,毕竟这已经是见怪不怪的行业惯例。 在7月底的一场媒体沟通会上,创维集团创始人、开沃新能源 汽车 集团董事长黄宏生在采访中透露了创维 汽车 的最新融资计划,“目前融资已经接近尾声,额度约为几十个亿。 ” 不得不说,创维 汽车 已经接近尾声的约为几十亿的融资额度,再次印证了资本对造车的趋之若鹜。 创维 汽车 由天美 汽车 更名而来,其发布的首款车型EV6,实际上都是“旧瓶装旧酒”。 例如,相比其前身天美ET5,EV6连外观方面都未做太多改变,只在配置方面有所调整。 而天美 汽车 的销量一直不佳,近半年来, 汽车 销售仅595辆,销量巅峰也不过是去年12月,仅411辆。 资本懂不懂车,需不需懂车,似乎都不影响其投资新能源 汽车 相关股票,不过这种“盲目”投资的行为也在市场检验之后变得谨慎。 特别是小鹏与理想 汽车 港股上市的相继破发,不难看出资本市场不再盲目相信新造车故事。 接下来,机构等大资金们或将观望,等待新的消息和催化剂。 文/温冲

你能说一说汽车电子概念股龙头股有哪些吗?

东吴证券:疫情影响有限。 坚定全面地看待汽车板块。

疫情影响有限,应坚定全面看汽车板块:1)经济复苏逻辑正在验证!长期国内乘用车销量还能创新高!2)从周期到成长股估值体系的转变。 未来汽车将由“电动+智能”联合定价,成为下一个移动终端,软件持续收费将成为主要盈利模式。 积累数据构筑长久护城河,形成强者恒强的局面。 3)新一轮独立上涨将成为未来三年车辆股的核心主线。 电动车带动自主品牌进一步跨越20万价格带,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 整车板块(长城/吉利/长安/比亚迪/广汽/SAIC)和零部件板块为核心赛道,智能化(华阳集团/德赛西威/中汽研究院)+特斯拉产业链(拓普集团+银轮+徐升)+单品类赛道(福耀玻璃+星宇)。

新时代证券:汽车电子空间巨大!电子行业龙头有望迎来二次腾飞。

而互联网电子公司大举进入汽车市场。 IDC报告显示,受疫情影响,2020年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将下降2%,总销量为1.497亿部。 中国区厂商继续大踏步前进,小米、VIVO、Realme分别位列第一/第三/第四,对应的市场份额为27%/18%/13%,对应的销量为4100万/2670万/1920万台,其中VIVO和Realme分别增长12%/19%。 三星电子在印度售出2970万部智能手机,销量下滑4%,以20%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 CounterpointResearch报告显示,小米已经超越三星和苹果,成为俄罗斯20Q4手机品牌,线上销量最高。 中国手机品牌在海外市场发展迅速,得益于本土企业的创新和强大的消费电子产品供应链。

让我们继续看看新市场带来的本地供应链的增长。 华为联手长安,网络联手吉利,阿里联手SAIC。 汽车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智能化变革。 汽车行业的“新四化”正在重塑行业结构和供应链结构,电子化趋势将推动越来越多的消费电子使能汽车领域。 我们继续看好消费电子供应链与汽车行业的整合,电子行业龙头公司有望在较长时期内迎来二次腾飞。

中银证券:汽车行业景气度继续上升。 建议多配置板块股票。

春节旺季前需求较好,1月份乘用车批发零售继续回暖。 随着国内经济持续复苏,政策刺激消费,预计后续销量将持续增长。 1月份,卡车和客车销量同比大幅增长。 预计重卡和轻卡的高景气将持续,客车增长将恢复。 1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销售17.9万辆,同比大幅增长238.5%。 预计2021年将高速增长。 2020年1-12月,汽车行业收入增速提高,利润总额降幅扩大。 预计随着销量回升,增长率将转为正值。 汽车行业景气度持续上升,建议多配置板块股票。

车辆:乘用车销量回暖,但车企分化加剧。 推荐SAIC、长城汽车、长安汽车,重点关注广汽集团。 商用车重卡和轻卡有望保持较高景气,乘用车销量有望回升。 关注潍柴动力、福田汽车、宇通客车等。

零部件:销量回暖,业绩有望复苏,与估值双击。 建议布局产品升级、客户拓展、低估值修复个股,推荐银轮股份、宁波胡阿祥股份、仲恺股份,关注付伟高科、广东宏图股份、松芝股份。

新能源: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爆发,后续高增长确定性高。 推荐国内龙头比亚迪和受益于特斯拉、大众MEB的盛骏电子、拓普集团,关注徐升股份、富奥股份。

智能网联:ADAS和智能驾驶舱快速渗透,5G推动车联网发展。 推荐伯特利和盛骏电子。 建议关注德赛四维、华阳集团、宝龙科技。

国信证券:三条主线:全球新能源汽车承载能源改革重任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承诺到2050年或2060年实现“碳中和”,燃油汽车的排放是全球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约占10%)。 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减排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和美国作为最大的碳排放经济体,碳排放总量占52%(中国/美国/欧洲分别占25%/13%/9%),而三地是新能源汽车最大的生产和消费地区。

带动电池产业链,增加电器元件数量。 电池装机量,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为49.5%,预计2025/2040年达到1234/5168GWh。 电驱动系统:2025年国内2111亿,全球6804亿市场;2020年管理国内近100亿市场,2025年管理全球1293亿市场;2025年,高压零部件将新增265亿国内市场和854亿全球市场。

建议关注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链、特斯拉/大众供应链三条主线。 全球新能源汽车仍处于成长的初级阶段,承载着能源改革的重任。 关注三条投资主线:一是优质整车企业,关注新势力和比亚迪、宇通客车;二是电池产业链,重点关注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三是产业链核心标的,重点关注三花智控和拓普集团。

中信证券:巨头入局明显利好智能电气产业链三条主线,把握投资机会。

类似于苹果在iPhone成功后的产业链,中国的汽车供应链在过去几年里得到了快速的孵化和成长。 短期来看,科技巨头进入市场造车的前景尚不明朗,但智能电动产业链的供应商肯定会受益。 我们认为投资机会可以关注三条主线:1)电气产业链;2)汽车电子及智能驾驶舱产业链;3)新巨头绕不过去的传统零部件供应商。

经过过去几年的发展,智能供应链逐渐成熟,为新进入者造车奠定了制造基础。 最近网络宣布入场造车,其他科技巨头也被媒体报道造车,可能加速行业扩张。 预计在未来2-3年内,行业将迎来一批以科技巨头为主的新玩家,行业的扩张必将利好智能电气产业链。 建议投资三条主线:1)电力产业链:当代安普科技、恩杰、亿纬锂能、三花智控、普泰来、赣锋锂业、方得纳米等。 2)汽车电子及智能驾驶舱产业链:华阳集团、德赛四维、伯特利、耐特、宝龙科技;3)新巨头离不开的传统零部件供应商:托普集团、福耀玻璃、石民集团、钟鼎、星宇。

浙商证券:电气化孕育了新能源板块的投资机会。

1月份乘用车销量快速增长,行业保持较高景气度。 从长期来看,国内乘用车市场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未来增速仍将保持在个位数。 目前汽车行业的变革正在到来,电动化催生了新能源领域的投资机会。 未来5-10年,智能领域将出现重大投资机会。 在行业转型过程中,整车及零部件竞争格局和盈利模式的重塑将带来巨大的投资机会。

乘用车板块,建议吉利汽车、长城汽车H等。 具有较强的产品周期应把握;零部件,重点关注特斯拉产业链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电芯)和低值精密锻造技术等。 ,关注托普集团、福耀玻璃、星宇、新泉等。

万利股票开户网预约优质证券公司开户,佣金万一免五,还能开AA级头部券商! 开户微信:1770737011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