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小米汽车样车将于8月亮相 概念股 为相关供应商带来机遇

据媒体报道,今年8月份,雷军将带着小米的工程样车亮相,随后便开启一系列测试。这也是自小米宣布造车以来,外界第一次可看到小米汽车首款可量产车型。

此前,3月22日,小米集团发布2021年全年业绩称:2021年3月宣布造车计划以来,小米智能电动汽车业务进展超预期。截至目前,汽车业务研发团队规模已超1000人,未来继续在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核心领域拓展研发,预计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产。

随着小米汽车项目的加速推进,相关供应商将迎来机遇。

相关供应商

小米汽车样车将于8月亮相为相关供应商带

结论

小米汽车项目的加速推进,为相关供应商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奥联电子和德迈仕等公司已积极把握机会,进入小米汽车的供应商体系。随着小米汽车的量产临近,相关供应商有望从中受益匪浅。


2023汽车无线充电概念股

2023汽车无线充电概念股?

无线充电技术,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可分为小功率无线充电和大功率无线充电两种方式。 下面小编带来汽车无线充电概念股,对于各位来说大有好处,一起看看吧。

汽车无线充电概念股

由阿里和上汽联手打造的智己汽车在12月17日的媒体分享会上表示,公司推出的车型将量产装备11KW大功率无线充电,结合自主泊车功能,实现无感补能。 简而言之,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就是“停车就充,无需动手”。 这是全球首次实现11KW大功率无线充电装备量产。

点评:目前,已有包括大众、沃尔沃、丰田、一汽、吉利、上汽、比亚迪等国内外主流车企,都对无线充电展开了技术研发和布局,并形成了较为明确的量产规划。 车企纷纷布局的背后,是___策的大力推动和支持。 首先是无线充电行业标准正式实施。 今年上半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等4项国家标准。 其次,___办公厅近期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同样点名“无线充电”,提出要“加强智能有序充电、大功率充电、无线充电等新型充电技术研发”。

万安科技()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基本成熟,预计2021年下半年可以进入小批量量产阶段。 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万暨电子为北汽新能源、一汽红旗无线充电产品的配套供应商。

京泉华()已配合客户做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产品研发。

东尼电子()拥有3亿片无线充电材料(纳米晶)及器件项目,导体、金刚线、无线充电用线圈供应立讯精密、富士康等公司。

横店东磁()是我国磁性材料龙头,旗下诚基电子积极布局无线充电模组、环形器等产业链。

信维通信()+1.37%无线充电的具体参数根据客户的需求而定制,公司可提供支持高功率的无线充电产品,目前已为上汽大众等国内、外汽车客户提供车载无线充电发射端产品,后续会根据客户的需求计划挖掘更多合作机会;

智能化芯片充电桩股票有哪些公司

智能化芯片充电桩股票有:

1、苏州银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

2、深圳市智能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

3、深圳市智能充电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

4、深圳市智能充电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

5、深圳市智能充电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

6、深圳市智能充电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

7、深圳市智能充电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

8、深圳市智能充电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

9、深圳市智能充电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

10、深圳市智能充电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

无线充电技术概念股有哪些

1、硕贝德:A股最早进入无线充电的通信天线龙头

公司是国内通信终端天线龙头企业。 硕贝德()是一家专业从事无线通信终端天线的生产企业,主营业务为无线通信终端天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致力于为手机、笔记本电脑、AP、移动电视终端、卫星定位终端等多种无线通信终端厂商提供一揽子的天线解决方案。

早已布局无线充电,一旦兴起,公司或率先受益。 公司2008年进入无线充电产业并成立无线充电产品事业本部,是最早加入无线充电联盟(WPC)的会员之一。 公司在天线设计、低成本制造、终端厂商认证方面具有产业链其他厂商难以比拟的优势,目前已经掌握了双色注塑、LDS天线、NFC天线、3D封装、摄像头模组及无线充电等技术。 一旦国内厂商开始齐推无线充电,公司或可率先受益。

2、顺络电子:电感器龙头,已量产无线充电线圈

公司是国内电感器龙头。 公司主要从事片式电感、片式磁珠、片式压敏电阻、NTC热敏电阻器及共模轭流线圈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公司在电感器此传统领域,竞争优势越发明显,综合实力已居全球前列。

公司已可以量产无线充电线圈。 顺络电子()表示,公司无线充电线圈已经量产,正在市场推广,如果无线充电市场应用逐步打开,公司或可率先受益。

3、立讯精密:连接器行业绝对龙头,iwatch无线充电供应商

以连接器为核心,不断拓展新的应用领域,向平台型公司发展:公司主营连接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3C(电脑、通讯、消费电子)、汽车和通讯设备等领域。 目前通讯及高端消费电子连接器领域已经逐步放量,并在汽车领域积极拓展,有望成为公司未来重要增长点之一。

iwatch无线充电业务将是公司的下一个成长动力:苹果推迟到2015年上市的Iwatch将采用无线充电功能,目前公司的无线充电线圈已经通过苹果认证,另外还将供应无线充电模组,预计将获得70%-80%的份额。 从市场角度看,无线充电不论是线圈还是模组对公司来说都是增量,并且与iwatch匹配的lighting连接线也是另一个增量。 另外,随着无线技术的普及,未来三星等其他品牌手机也会采用无线充电技术,公司作为技术领先者将受益行业的整体发展。

4、劲胜精密:金属机壳成功转型的精密构件商

国内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专家:公司专注于消费电子领域精密模具及精密结构的研发和生产。 公司通过不断进行产品线延伸,现在已经初步形成产业链整合者雏形,并成功实现向金属外壳生产商的转型。 目前金属机壳已全面启动,是三星、小米、亚马逊重要供应商。

天线设计和制造技术有望拓展到无线充电、NFC等领域:虽然公司还没有推出无线充电线圈,但是由于公司在金属精密结构上的已经沉淀下来的经验,公司的管理层已经提出了将公司天线设计、制造技术拓展到无线充电、NFC、智能家居等产品领域中的规划。

5、安洁科技:受益苹果新品密集发布,收购打开新的空间

公司和苹果相关度非常高,将受益今年苹果新品的密集发布。 公司苹果收入占比在50%左右,传统上公司是ipad概念股。 另外,公司并购supernova,其主要业务为汽车电子、硬盘、家电产业链,此次收购后公司将切入汽车电子、硬盘产业链。

新材料导磁片将应用于无线充电。 最近公司在积极开发新材料导磁片,公司打算将导磁片结合天线生产,可以有无线充电或无线支付功能。 目前公司已经做好样品,在向客户积极的推广。

6、深桑达:

控股股东旗下的桑菲消费通信公司涉足无线充电技术,与深桑达是关联公司关系,同为控股股东所控制。

7、青岛海尔:

海尔“无尾电视”采用了与麻省理工学院合作的无线电力传输技术,能够在不借助电线的情况下为电视输送电量,这也是无线电力传输技术首次成功应用于电视接收终端。

8、雷柏科技:

近期发布了多款5G无线产品。 这是自雷柏推出5.8GHz无线技术以来,首次集中发布5G无线产品。

无线充电概念股有哪些?

横店东磁():软磁材料供应给苹果无线充电领域iwatch产品。

劲胜精密():公司拥有无线充电结构相关专利,并正在开发无线充电陶瓷电池盖技术。

可立克():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已有无线充电方面的技术储备,将积极进行战略布局,抓住机遇切入市场。

欣旺达():公司全资子公司普瑞赛斯是世界无线充电联盟(WPC)的成员,同时也是WPC全球授权的14家测试中心之一,能够独立完成对无线充电产品的QI认证;已开发出含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移动电源,并批量销售。

信维通信():近年,公司产品线已从射频系列拓张到NFC/无线充电、MIM粉末冶金、音频、检测制具等多种品类。 目前,NFC无线充电产品已经开始给三星供货,公司在这个领域具备最优质最全的解决方案。

顺络电子():无线充电是未来最重要、预计也是增速最快的产品线之一。 公司是国内电感器龙头。 公司主要从事片式电感、片式磁珠、片式压敏电阻、NTC热敏电阻器及共模轭流线圈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无线充电龙头股有哪些

云路股份()

2022年中报:净利润0.90亿元,净利润增长率47.28%,营业收入6.39亿元。

东尼电子()

2022年中报:净利润0.63亿元,净利润增长率320.76%,营业收入8.38亿元。

京泉华()()

2022年中报:净利润0.55亿元,净利润增长率1180.62%,营业收入11.11亿元。

横店东磁()

2022年中报:净利润7.97亿元,净利润增长率45.96%,营业收入93.69亿元。

联创电子()

2022年中报:净利润1.03亿元,净利润增长率6.13%,营业收入48.73亿元。

奥海科技()

2022年中报:净利润2.46亿元,净利润增长率51.37%,营业收入21.81亿元。

拓邦股份()

2022年中报:净利润2.47亿元,净利润增长率-42.43%,营业收入42.28亿元。

王子新材()

2022年中报:净利润0.48亿元,净利润增长率47.55%,营业收入8.29亿元。

海能实业()

2022年中报:净利润1.87亿元,净利润增长率266.21%,营业收入12.20亿元。

许继电气()

2022年中报:净利润4.54亿元,净利润增长率5.83%,营业收入61.30亿元

小米概念股有哪些(小米汽车概念股有哪些)

小米集团,作为中国知名的科技企业,以智能硬件和电子产品著称。 近年来,公司扩展至汽车行业,推出了小米汽车品牌,并计划在未来推出多款电动汽车。 小米汽车凭借公司在智能技术和创新领域的实力,受到了广泛关注,同时也激发了对小米概念股的投资兴趣。 **小米概念股一览:**1. **小米集团本身**:小米集团()于2018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作为小米汽车的母公司,其股票直接与小米汽车概念相关,是投资者参与小米汽车概念股投资的重要途径。 2. **供应链相关公司**:小米汽车的制造需要依赖庞大的供应链体系。 电池制造商如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等,可能成为小米汽车的关键合作伙伴。 此外,与智能硬件相关的公司,如华星光电()和长电科技(),也有望从小米汽车的发展中受益。 3. **技术合作伙伴**:小米汽车在设计和研发上的进展,离不开与多家技术公司的合作。 例如,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与网络()和蔚来()等公司的合作值得关注。 同时,涉及智能车联网的公司,如盛天网络()和四维图新(),也是潜在的小米概念股。 投资者在考虑投资小米概念股时,应根据自己的投资偏好和风险承受度进行选择,并在做出投资决策前,进行充分的市场研究和分析。

炒作概念 投机套利 资本爱车不懂造车?

来源:北京青年报 炒作概念 投机套利 资本爱车不懂造车?股价涨落之后 车企强弱依旧 编者按: 在新能源 汽车 崛起的过程中,资本扮演了一个矛盾的角色。 一方面新技术新产品需要大量的资金,离不开资本的支持;另一方面,资本的冲动与盲动又往往给车企带来意料之外的牵制,甚至表现出种种“迷惑行为”,令人唏嘘“资本不懂造车”。 无论懂不懂,资本已经在造车。 有的直接下场参与造车,如360,小米;有的在幕后,不参与造车而是投资车企股价,炒作“新造车”概念。 这固然反映出资本对新能源 汽车 的认同,但认同之余,资本基于自身视角对“造车”的理解未必遵循着 汽车 行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一些投资人的“迷惑行为”,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特斯拉与比亚迪欲“牵手”的传闻烘托下,比亚迪的市值近日迎来大涨,向万亿规模发起了冲击,再次让人们看到了资本对新能源 汽车 领域的追捧。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新能源 汽车 的领域,也让人们重新思考 汽车 行业与资本市场的逻辑关系。 资本炒作下 上市车企 身(价)不由己 实际上,类似特斯拉与比亚迪欲“牵手”传闻引发的车企股市大涨的情况,在近两年时有发生。 其中以华为“造车”以及华为与车企合作的传闻尤甚,几乎每次传闻出现后,无论真假,都能实现股价以及市值的一波大幅上涨。 虽然三年来华为曾八次公开表示“不造车”,但是华为的每一次动作都牵动着资本的走向。 特别是在华为以供应商或者合作伙伴的身份参与 汽车 行业时,其合作的赛力斯、ARCFOX极狐、阿维塔 科技 (原长安蔚来)品牌背后的上市公司,小康股份、北汽蓝谷、长安 汽车 成为了有名的三只“华为概念股”,吸引了众多资本的涌入。 资料显示,与华为的合作达成后,特别是有参股可能的消息传出后,小康股份、北汽蓝谷、长安 汽车 的股价以及市值出现了大幅上涨,甚至多次涨停,其中以小康股份的涨幅最为明显。 据统计,小康股份,从年初每股15元左右曾最高涨到83.83元,市值也从200亿元左右暴涨至最高1015.19亿元,翻了五倍,成为本轮投资的最大受益者。 其次,北汽蓝谷自从与华为深度合作之后,其股价与市值也实现了成倍增长,从去年11月份最低的6元多,一路攀升至如今的12元,最高曾达到过20元附近,市值也从200亿元左右攀升至最高的800亿元。 此外,长安 汽车 股价也在华为的加持下多次涨停,从10元左右涨到了如今的20多元,涨幅近100%。 当然,“华为概念股”也经历过下滑。 例如,在华为第七次重申“不造车”,并称至今未投资任何车企,未来也不会投资任何车企,更不会控股、参股的时候,小康股份、北汽蓝谷、长安 汽车 等相关 汽车 股出现了连续两天的大跌,最高跌幅一度超过10%。 涨、跌都不由车企本身的价值决定,而是受华为有没有参股造车企业影响,这种稍有风吹草动就牵动相关 汽车 股市大幅变化的情况,让人们怀疑资本懂不懂车,或者思考资本需不需懂车。 不可否认,华为的绑定让这几家车企获得了更大的流量话题以及资本支持,也收获了前所未有的市值飙升,但随着华为不造车消息应声下跌的股市也反映了一个事实:资本看重的并不是车企本身,而是华为,是新能源 汽车 概念。 资本甚至不需要懂车,他们投资的是华为以及新能源 汽车 概念带来的商业价值。 资本带不动需求 股价抵不了销量 业界人士认为,支撑新能源 汽车 公司股价成倍上涨的估值逻辑,反应的是智能电动 汽车 广阔而真实的市场需求,而不是资本带动消费需求的增长。 要知道,资本市场与销售市场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市场,资本看好的产品,消费者不一定认同,特别是落实到具体的产品上时,消费者有自己的判断。 目前,华为明确参与合作的小康股份、北汽蓝谷、长安 汽车 三个车企中,只有小康的赛力斯在今年上海车展上市了首款量产车型华为智选SF5,抢占了“华为第一车”的头衔;北汽ARCFOX极狐品牌与华为共同打造的阿尔法S华为HI版还处于预售阶段;而长安与华为共同掌舵的阿维塔 科技 的全新产品仍在孕育当中。 中汽数据终端零售数据显示,华为智选SF5自上市以来,其4-7月终端零售量分别为129辆、204辆、455辆、507辆,远低于之前宣传的几千辆订单。 赛力斯的月度销量虽然环比有所上涨,但却与高涨的股价大相径庭,并不匹配。 特别是赛力斯SF5华为智选的提车时间长达45-60天,让很多消费者却步。 至于为什么提车时间长,赛力斯SF5华为智选体验店(金地中心)的销售表示,“没有库存车,客户下订之后,厂家开始排产。 ” 随着远低于宣传数据的销量被曝光,小康股份的股价出现了下滑。 据统计,自6月有销量数据可查以来,小康股份的股价就从6月22日最高的83.83元,降至8月16日的55.69元,跌幅达到34%。 业内分析,东风小康过去以商用车为主,在乘用车市场的底蕴不及北汽及长安,小康股份股价涨幅之所以高于其他两车企,是因为它占据了“华为第一车”的风头,刺激了资本的买入。 但随着销量公布以及提车周期长的消息催化,单纯的“华为第一车”带来的利好反映逐渐被消耗殆尽,也就有了当前的资本回撤,股价下跌。 资本只是过客 造车还要自身硬 由于资本投资的是股票,并不需要懂车,因此,在短期能够给车企带来的是资金支持,在长期发展中却不能给车企足够的技术支持。 能否撑起高估值还要看具体公司的发展情况。 抢占“华为第一车”名号的赛力斯,不仅销量低迷,其在乘用车领域也缺乏底蕴,因此在与华为的合作上,对华为有很强的依赖性,而这也就导致其话语权相对较弱。 赛力斯SF5华为智选体验店(金地中心)的销售表示,“新车出厂后,华为会做全面检查,如果不合格,将会退回原厂重新调整。 ” 与此同时,在销售端,赛力斯只销售搭载华为Drive One三合一电驱的赛力斯华为智选SF5四驱版车型也可见一斑。 北青报走访的赛力斯北京五方用户中心店内,摆放了两款蓝色展车,且均为赛力斯华为智选SF5四驱版本。 销售表示,“两驱的车型没有排产,工厂里面排产的都是四驱车型。 ” 北青报登陆赛力斯App及以华为商城发现,线上订车时,同样仅有四驱车型可选,两驱车型没有选项。 销售表示,“从与华为合作之后,就没有销售过(华为智选SF5)两驱车型,推出的一直都是这款四驱车型。 ” 事实上,不只是两驱车型,赛力斯SF5老款车型均已停售。 要知道,赛力斯SF5并不是一款全新的车型,在与华为合作推出赛力斯华为智选SF5之前,SF5已经在2019年首发并预售,并在2020年陆续推出了四驱高性能版、高性能运动版,今年1月25日再次新增自由远征版。 但是,目前除了华为智选SF5四驱版车型在售,其他老款车型均已停售。 “今年年初就已经开始停售了。 ”上述销售人员表示。 而这一情况,也在北青报随机拨打的赛力斯在重庆、上海的用户中心以及赛力斯官方服务热线的电话后,进一步得到了证实。 另一方面,华为与赛力斯的合作,没有想象的那么深入,更多是在电控系统以及车内 娱乐 系统等方面。 例如赛力斯SF5华为智选搭载华为HUAWEI DriveONE电驱动系统、HUAWEI HiCar、HUAWEI Sound音频技术。 高估值反映的是资本市场对新能源 汽车 发展的期待,因此不要指望着资本的进场能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变化和影响,关键还是看车企自身的实力以及与合作伙伴的关系。 造车仍是风口 资本不甘寂寞 借助华为的光环,小康股份、北汽蓝谷、长安 汽车 吸引了资本市场主动投资股票,拉动了股价上涨。 而这也刺激了一部分企业的神经,让他们匆忙参与到造车的行业,并希望博得资本市场的青睐。 此前,创维 汽车 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发布会,并将快速上市定为近期目标,计划今年年内申报,明年能够挂牌科创板。 同时,创维 汽车 还宣布将在已投资100亿元基础上,再投300亿元,链接资本市场,跨上3000亿元市值。 欲以400亿撬动3000亿市值,创维 汽车 的这波操作,也受到了质疑。 业内认为,创维 汽车 很难圆梦,毕竟更早进入新能源领域并率先实现上市的蔚来、理想、小鹏的市值,尚且没有达到这个数值。 实际上,创维 汽车 之所以在发布上如此高调,是因为它需要给股东阶段性的交代,也需要吸引新的投资人,毕竟这已经是见怪不怪的行业惯例。 在7月底的一场媒体沟通会上,创维集团创始人、开沃新能源 汽车 集团董事长黄宏生在采访中透露了创维 汽车 的最新融资计划,“目前融资已经接近尾声,额度约为几十个亿。 ” 不得不说,创维 汽车 已经接近尾声的约为几十亿的融资额度,再次印证了资本对造车的趋之若鹜。 创维 汽车 由天美 汽车 更名而来,其发布的首款车型EV6,实际上都是“旧瓶装旧酒”。 例如,相比其前身天美ET5,EV6连外观方面都未做太多改变,只在配置方面有所调整。 而天美 汽车 的销量一直不佳,近半年来, 汽车 销售仅595辆,销量巅峰也不过是去年12月,仅411辆。 资本懂不懂车,需不需懂车,似乎都不影响其投资新能源 汽车 相关股票,不过这种“盲目”投资的行为也在市场检验之后变得谨慎。 特别是小鹏与理想 汽车 港股上市的相继破发,不难看出资本市场不再盲目相信新造车故事。 接下来,机构等大资金们或将观望,等待新的消息和催化剂。 文/温冲

通过股票开户网预约股票开户,佣金比万一免五更低,可调低到交易所保证金。股票开户通过手机办理,扫描下载证券公司统一的开户APP!开户微信:gpkh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