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升级 香港启动自动驾驶测试 产业链受益 FSD 概念股曝光 特斯拉

2024-12-30 8:57
来源:查看:50 评论:0


摘要:

日前,香港运输署公布,根据《道路交通(自动驾驶车辆)规例》(第374AA章)第4(1)条批出首个自动驾驶车辆先导牌照(先导牌照)。该先导牌照申请人获批准10辆自动驾驶车辆(自动车)在北大屿山进行测试。


香港首次自动驾驶测试

日前,香港运输署公布,根据《道路交通(自动驾驶车辆)规例》(第374AA章)第4(1)条批出首个自动驾驶车辆先导牌照(先导牌照)。该先导牌照申请人获批准10辆自动驾驶车辆(自动车)在北大屿山进行测试。

光大证券指出,目前全国多地已经批量开放自动驾驶/无人驾驶道路测试,甚至是‘试运营’。也正是海量的公路实测数据让相关智能驾驶/无人驾驶技术日趋完善,为后续更大规模的商业化展开打好基础,这个新兴的千亿市场正带动整条产业链高速发展。

特斯拉发布FSD V13.2

最新消息是,特斯拉发布了其完全自动驾驶软件的最新版本FSDV13.2并完成首批交付,据悉,特斯拉计划在未来几周内逐步向更多车辆推出该版本,预计在12月底前大多数车主将能获得更新。

工信部的数据显示,2022年,L2级乘用车新车渗透率达到了34.5%。而相关机构的调查显示,L3/L4级自动驾驶新建研发项目占比从2016年的18.2%提高到2022年的55.6%,近几年各方都在发力进阶到驾驶自动化等级更高的L4/L5阶段。

有分析师称,目前国内高阶智能驾驶渗透率约2%,预计2025年由华为、小鹏、理想及比亚迪等车企带动,高阶智能驾驶渗透率有望突破5%。

后市展望

展望后市,据华为披露,有超过一半的消费者都愿意多掏钱上智驾。据前瞻经济学人的报道,预计2035年前,全球将有1800万辆汽车拥有部分无人驾驶功能,1200万辆汽车成为完全无人驾驶汽车,中国或将成为最大的市场。

具体到A股市场,光大证券分析,随着L3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渗透率的提升,相关产业链明显受益。据机构分析,2024年1~3月,国内乘用车800万像素前视摄像头占比达到11%,同比提升6pct,预计到2025年国内乘用车摄像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50亿元;同时,预计到2025年全球乘用车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超1000亿元,国内市场在300亿元以上。

受益股票


特斯拉发布全自动驾驶FSD更新测试版 自动刹车等功能升级

特斯拉日前正式推送了FSD(完全自动驾驶)10.6.1 Beta版(测试版本),此次更新针对多个功能性进行了改进,不仅改进了自动刹车,还进一步改善了物体检测网络架构,以此提高对物体检测的精度和速度。

具体来看,FSD V10.6.1 Beta版改善了物体检测网络架构,针对非VRU物体(汽车、卡车、公交车)提高了灵敏度;建立了新的可见性网络,平均相对误差降低了 18.5%;通过采用新的通用静态对象监测网络,在大角度和夜间情况下的精度提高了 17%;通过对交汇物体预测,改进了车辆在开放路口左转时,停车等候的位置,这样同时有助于为其它车辆让路;通过建模,在并道动作时留出更大余地;在有物体穿越前方车道时,改善了自动刹车的动作,使其更加平缓,提高乘客舒适度。

特斯拉FSD 10.6版本在10.5版本上进行过优化,包括提高识别精度,降低误差等。 改进了无保护的左转弯时的停车位置,同时对迎面而来的车辆让步,减缓车道偏离时修正的稳定性。

不过就在上个月,特斯拉在一周之内启动了两次召回。 第一个与近3000辆Model 3和Model Y车辆的方向盘紧固件可能松动有关,第二起召回则与FSD Beta 10.3的在线更新有关。

马斯克:FSD将结束测试版!问题频出的自动驾驶有人敢用?

在备战与扎克伯格“世纪大战”的同时,马斯克依旧维持着高强度的网上冲浪。

6月27日,在一条关于特斯拉FSD Beta(测试版)V 12的消息下方,马斯克亲自进行了回复。 他表示V12将不会是测试版,在经历了长达三年的长测,从V1一直升级到V11之后,特斯拉FSD将撕掉测试版的标签,真刀真枪让用户放手干。

这条推特一出,立马引起了轩然大波。只是与以往一边倒的附和不同,这一次多了很多质疑的声音,那就是FSD真的能行吗?会不会是马斯克又放了一颗卫星?

从曾经的一呼百应,到如今的质疑声满满。 马斯克的“信用”是如何透支掉的呢?让功夫汽车带大家一起看一下。

(1)习惯性“错估”,FSD还很远?

作为一位表现欲非常强的大佬,马斯克的优点非常明显,那就是他确实能想到一些新点子。 但缺点也同样突出,那就是会习惯性“错估”重大项目的难度。 从这个角度来说,有人叫他美国版贾跃亭,其实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最典型的就是4680电池,这款电池早在2020年9月23日的特斯拉电池日就完成了发布,当时的说法是在2021年会完成投产。 随后又更正为2022年投产,再之后又推到了2023年,根据最新的消息,4680电池的量产时间已经推迟到了2024年4-9月。 至于到时候能不能拿出货来,也依然是未知数。

之所以一直无法大规模量产,主要还是良品率的问题。 由于市面上并没有这么大的圆柱电池,不管是无极耳的设计,还是相比现有电芯更长的卷装工艺,都困扰着4680电池的量产。

看起来简单,原理上也不难,但就是做不出来,这就是特斯拉4680电池的现状。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了Cybertruck身上,这个造型怪异的“铁疙瘩”也已经多次“跳票”。 最早于2019年亮相,2020年2月开启预订,然后在接下来的三年多的时间,所给的消息就一直是延期又延期。

当然了,关于Cybertruck不能量产的原因比4680电池还要复杂的多。 有说这种外壳需要特定的不锈钢,而这种材料的成本太高,特斯拉一直宅做降成本。 还有说因为Cybertruck造型独特,后视镜、雨刮器这些小部件全要特殊定制,因此Cybertruck的车型出不来。

最新的消息还是Cybertruck去年出了一批Alpha版原型车,但测试的问题重重,包括操控性、制动性、NVH等等都有很大的问题。

连4680电池和Cybertruck都搞不定,那难度更高,目前问题更多的FSD,自然更是遥遥无期了。

当然了,马斯克的口中那肯定是另一回事。 早在2019年,马斯克就曾郑重“承诺”,特斯拉FSD功能将在2019年底前完成,车主在驾驶座上打盹,直接一键导航从停车场送到目的地。 随后这个时间被推迟到2020年,再就是2022年,以及今天。 国内也有不少车主买了FSD,但直到换车都没有开通相应的功能。

因此别对这一点抱有太大的希望,哪怕特斯拉真的拿掉了FSD的Beta(测试版)字样,那离真正量产也还有很远的距离。

(2)FSD卡在哪?想一口气吃胖

在很多人眼中,特斯拉算是最早做智能驾驶的企业之一,或者至少是将智能驾驶从L2引入到L2+级别的企业。 这个认知其实是没有错的,特斯拉确实是最早向传统的智能驾驶分级发起冲击的企业,早期也有不少的突破。

那为何FSD迟迟无法量产呢?其实原因也不复杂,那就是特斯拉太想一口气吃成胖子了。

目前主流的自动驾驶路线应该分为三种,一是传感器感知路线,就是依靠单车感知和计算能力,来处理各场景遇到的问题;二是“高精地图”路线,以地图来弥补感知能力;第三则是“超级公路”路线,即路本身是一个大的处理器,车辆全部联网。

三种路线都遇到了瓶颈,传感器感知路线受制于算力,即越多的传感器就意味着越多的数据要处理,再结合无比复杂的场景,车企需要做的工作太多了。 而高精地图路线因为时效性和采集成本,也迟迟无法普及。 至于车联网,则更是一个美好的想象,目前市面上行驶的车型大部分都没有联网能力,又如何全部加入一个大网络中呢?

比较而言,传感器感知路线倒是相对靠谱一些,虽然没有实现完全的自动驾驶,起码能实现高速NOA、自动泊车这些功能,也提升了不少驾驶体验。 但特斯拉却又不满足现状,偏要不走寻常路。

特斯拉用的是纯视觉识别路线,即通过高清摄像头识别周边物体,然后把数据传到神经网络进行计算,最终实现无人自动驾驶。 特斯拉的理由是普通司机也是通过眼睛看和大脑思考完成驾驶的,理论上摄像头看得更加清楚,完全可以更好地替代人眼。 剩下的,只需要AI能像人一样思考就行了。

但从实际使用情况来看,这种做法在成本控制方面确实有优势,效果却并不好。 摄像头的精准度和鲁棒性完全比不上激光雷达,同时还高度依赖光照,受天气影响明显,并且很容易自动忽略静止物体。 从特斯拉的使用情况来看,纯视觉的弊端非常明显。

因此最近特斯拉又开始打算用回雷达,但这一来二去,又错过了时间窗口。

(3)不够接地气,特斯拉被反超?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特斯拉的智能驾驶表现就已经不再领先。 尤其是在国内的应用上,完全被华为和小鹏碾压。

华为和小鹏都没有宣传自己实现完全的自动驾驶,它们用的方法是大开大合加细节优化。 即将智能驾驶的范围限制到几个常用的场景中,再进行针对性的细节处理。

以问界M5智驾版的HUAWEI ADS 2.0为例,它走的就是典型的感知路线。 即智能驾驶系统可以识别各种突然出现的异形障碍物,大到不同的人、车、小动物,小到锥桶、植物、石墩这些,都能清晰辨认。 然后依托识别能力,系统可以自行选择避让方式。

对于一些特殊的场景,比如外卖车、“鬼探头”这些,华为也会有特殊的算法为其服务,避免潜在的碰撞事故。

而像小鹏G6这样20万级的车型,也已经能够避让施工道路、识别红绿灯路口、绕行静止车辆或障碍物。 小鹏的官方说法是,它的城市NGP智能辅助驾驶已经接近人类司机90%水平。 对于老司机来说当然看不上眼,但确实已经能够一定程度代替驾驶人。

相比于特斯拉的“唱高调”,这些国内厂商的做法无疑更加接地气,至少实打实让消费者享受到了方便。

(4)功夫拍案

根据以往的经验,所谓的FSD去掉Beta(测试版)只是一个幌子。 以特斯拉目前的技术,离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驾驶还差得远,至于引进国内,适应国内的场景,这个距离只会更加的长。 无非就是通过各种手段,尽可能维持住热度。 至少在装回雷达之前,不会被对手们抛开太远。

如果想真正享受立马就能用的高阶智能驾驶功能,不妨看一看华为、小鹏这些国内厂商。 它们对于国内用车场景的挖掘更加用心,实用性也更好。

特斯拉最强自动驾驶芯片曝光,5nm制程能力提升3倍,明年量产

特斯拉已推出其自动驾驶芯片的最新进展,这款芯片作为下一代“大脑”,在性能上相较于现款FSD芯片有显著提升,且由台积电代工生产。 这一消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特斯拉在英伟达宣布自动驾驶芯片“王炸”后,决定跟进其步伐,采用5nm制程技术。 此举动意味着特斯拉的新芯片不仅在工艺上超越了上一代的7nm,而且性能提升至少3倍,可能达到400-500TOPS,这使得特斯拉在自动驾驶领域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从横向对比来看,特斯拉新芯片的算力在2023年量产并在2024年开始上车后,仍处于全球顶尖水平。 英伟达的自动驾驶芯片2000TOPS算力至少在2025年才能实现量产,高通的Snapdragon Ride系列目前算力最高为360TOPS,且量产上车时间也较晚。 地平线征程5和华为MDC 810算力虽较高,但量产上车时间较远。 相比之下,特斯拉新芯片的性能优势明显,至少在2025年之前都能领跑全球。 特斯拉新芯片的性能提升不仅体现在算力上,还体现在针对自动驾驶任务的AI计算优化上。 考虑到自动驾驶的复杂性和对实时性要求,特斯拉新芯片在提升算力的同时,也着重优化了AI计算能力,使得自动驾驶系统能够更加高效地处理大量数据,做出更为精准的决策。 此外,新芯片还支持400-500TOPS的算力水平,这一算力水平在两年内都将保持全球领先。 特斯拉新自动驾驶芯片将显著提升FSD(完全自动驾驶)系统的性能。 最新的FSD Beta V11版本已经具备了从P档到P档的自动驾驶能力,即无需触摸车辆控制装置即可达到目的地。 这意味着特斯拉新芯片不仅能支持成熟量产版的FSD软件,还能够真正兑现特斯拉多年来承诺的“完全自动驾驶”愿景。 特斯拉在自动驾驶芯片的研发道路上经历了从依赖Mobileye到转向英伟达,再到最终选择自研芯片的历程。 2014年,特斯拉开始使用Mobileye的EyeQ3芯片,算力仅为1TOPS。 然而,特斯拉在2016年遭遇严重事故后,与Mobileye分道扬镳,并选择了英伟达的Drive PX 2,算力提升至24TOPS。 尽管如此,英伟达的芯片仍无法完全满足特斯拉的需求。 2019年,特斯拉宣布发布自研的Hardware 3.0硬件,算力达到了144TOPS。 2020年,特斯拉计划与博通合作开发Hardware 4.0芯片,预计采用台积电7nm制程,计划在2021年第四季度全面量产。 2022年,供应链信息显示特斯拉HW4.0芯片的外包将转投台积电,采用4nm/5nm工艺打造。

预约股票开户股票交易佣金万一免五,资金大佣金更低。国内顶级证券公司开户,所有费率均可调到最低标准,开户微信:gpkh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