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在线交易革命:股票佣金大幅减少,开启全民投资新篇章

在线交易行业近年来经历了一场革命,股票佣金的大幅下调为普通投资者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投资领域。随着这种新范式的出现,个人投资者的数量迅速增加,引发了全民投资的热潮。

在线交易革命大幅减少,开启全民投资

佣金下降带来的影响

过去,高昂的股票佣金一直是阻碍普通投资者进入市场的障碍。近年来,包括 Robinhood、Charles Schwab 和 Fidelity 等在线券商已将股票佣金降至零。这一举措彻底改变了投资格局,让更多人能够参与股票市场。

佣金下降产生了以下积极影响:

全民投资的兴起

随着股票佣金的下降,越来越多的普通投资者加入了股票市场的行列。全民投资的兴起带来了以下好处:

在线交易的优势

除了零佣金之外,在线交易还提供了许多其他优势,包括:

注意事项

虽然在线交易革命为普通投资者打开了大门,但仍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结论

在线交易革命推动的股票佣金大幅减少为全民投资开辟了一个新时代。随着可及性的提高、成本的降低和财务知识的普及,普通投资者能够参与股票市场并建立财富。虽然仍需注意市场风险和费用,但在线交易为释放投资力量和实现财务目标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现在是牛市吗?有人说券商股先涨,废品股最后涨。这话有道理吗?

这个小伙伴目前现在怎么可能是牛市,目前已经是熊市,牛市的时候是券商股先涨,废品股最后涨,因为已经涨的没法再涨的股票,所以只剩下废品股了。 这个逻辑没有任何问题的,嗯,你想了解一下,你有说是什么样的形态吗? 这么跟你说吧,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因为如果是一个牛市,那么对于券商是一个特别大的利好,而最先受益的就是券商,所以券商股会率先上涨,券商股上涨之后紧接着就会是题材股,以及业绩股甚至是大盘股。 中间过程中会有大盘股作为大盘上升的中旬来上涨,因为大盘股的上涨量非常大,它会使得一些大体量的资金从容的进出。 之后大盘股上涨了,然后然后就会出现在高位放量的现象,这个时候在结尾的时候有一些废品后就会满天飞,因为很多已经比较优秀的或者是实际优秀的一些股票都已经涨的非常高,基本上是至少50%的涨幅,那么护理非常大,怎么办?资金就会做一个高和低的切换,这个搞合理的切换很多时候就切换到废品股里面,因为废品股没人炒,属于最后被人喜欢的。 当废品股炒完之后,就是有时见顶的时候,也就会落下一地的鸡毛。 这其实是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1个方面,现在是牛市行情吗?这个问题非常明确,现在不是牛市行情。 严格的意义上来讲,目前依然处于熊市筑底阶段,市场的整体趋势是向下的,从点位上来,大盘股指依然在3000点之下运行,波段趋势虽然有反复,但整体的方向是向下的,依然处于5178点的调整之中,且从目前的迹象来看,没有发现牛市的征兆,甚至大盘股指有进一步筑底的概率,虽然股指有大幅的反复机会,但不存在牛市行情,这一点要有非常明晰的认识。 第2个方面,券商股先涨,废品股最后涨。 前一方面还算是比较有道理,因为券商股是市场行情的风向标,可以说每次行情启动之前,券商股都会有所动作,这跟券商的行业性有直接关系,券商可以说是股票交易的专业性行业,对市场的敏感度非常高,一旦有行情,券商股一定会率先启动,那就是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效应。 但对于一些废品股可能永远也不会上涨,因为市场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即便是出现牛市行情,一些废品股也会被市场彻底抛弃,不会再出现鸡犬升天的局面。 感谢评论点赞,欢迎留言交流,如果感兴趣点个关注,分享更多市场观点。 溯源观点:现在就是牛市。 券商股先涨,废品股最后涨,这话是有道理的。 为什么 ? 券商是牛市最好的验金石,几乎每一轮牛市,券商都是最先涨,最先倒下,且涨幅最大的那几个板块。 道理很简单,牛市,全民炒股,券商经纪业务因为交易猛增,佣金收入会出现爆发式的增长。 比如:2014年11月到2015年初,证券板块指数涨幅近4倍。 但是更夸张的是,由于沪深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对成交参数设置过于落后,出现了爆表情况,成交到了9999亿后就不现实了,而市场还没有收盘。 券商可以说的能接触市场本质,市场资讯最前沿的机构,即是参与者,同时也有一定的监督角色,他们能第一时间感知市场,这个角度看,券商最先涨很正常。 随着行情的纵深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股市机会来临,疯狂的、奋不顾身的杀入市场,但是这时行情很可能已经高潮已过,开始退场节奏。 蜂拥而来的散户,新手、小白刚进市场,抬头一看,稍微不错的股票价格都高高在上,只有废品题材没有怎么涨,散户想法很简单,价格低,没有涨,要补涨,就买它,机构在离场时顺路做一波,这样废品股才有所涨幅。 所以,券商先涨,废品后涨,我认为是对的。 是不是牛市,就看你对待这件事的角度是如何了。 对于牛市的不同定义,导致了许多人对于牛市的判断不同。 有些人认为,走出了大级别主升浪的行情,才算是牛市; 有些人认为,突破前期的高点,才算是牛市; 也有些人认为,不创新低就进入了牛市; 所以,不同的观点,也代表着大家不同的立场。 在我看来,现在就是牛市,只不过是一个牛市的初期,是一个牛市的第一阶段。 这和熊市的末期非常像,但是却有着一丝丝的不同。 熊市的末期是处于一个底部区域里震荡,但是依然会创出新低; 而牛市的初期同样也是一个底部区域里的震荡,只不过不再有新低,而是逐步震荡向上; 所以,熊市的末期和牛市的初期都是在一个底部区域里,只是创新低和不创新低的节点表现不同。 同样的! 牛市起来必定是券商先涨,这就是所谓的“春江水暖鸭先知”,券商一定是带领指数先行,修复指数后,大部分的个股次啊会跟上的!! 而只有进入了牛市第二阶段,才是一个大级别的主升浪,这个时候绝大部分的个股才会蜂拥上涨。 牛市的第三阶段就是一个补涨的阶段,前期涨幅较小的会补涨,随后进入一个高位诱多的状态。 以往的牛市表现往往是交易量上涨,券商经纪业务增加,券商板块集体上涨,接着热门板块上涨,最后是其他板块补涨,像19年年初上证指数从2500点左右涨到3100点左右,可以算做小牛,上涨的原因多在于政策面,没有基本支撑。 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今年的2800点和去年的2800点不同,好的白马股,成长股股价都要比去年高一些,所以股市一直在动态调节,优胜劣汰,差的公司,光炒作概念的公司注定会被市场和投资者抛弃。 a股中确实有企业仍然存在,一年的亏损顶得上近十年的盈利这种现象。 今年前期股价的下滑主要是疫情造成供需两端的低迷和现金流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的经济政策、投资计划以及对消费者和企业补贴及减免税收对于股市有着很大的支撑。 这些更多的是政策面,目前行情的震荡多是源于国际疫情造成的经济低迷和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导致的。 但我想说的是现在并不是牛市,因为基本面没有很好的支撑,尤其是国家一季度gdp降幅6.8%,虽然在预期之内,但对于二季度的业绩仍然不确定性较高,目前上涨板块多是跟随国家政策的概念版块,5g,特高压等新基建项目以及一季度需求增加的居民消费板块。 二是交易量下跌,没有形成牛市的基础。 但我想说的是我们已经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通过各地消费券我们会发现,国家正在提振需求端,开发国内消费市场。 除依赖国际市场的企业外,多数企业生产效率已经恢复。 2020是十三五计划和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 的收官之年,也就意味着接下来时间,国家政策方面对于企业生产和消费会形成完美支撑,甚至增长较多,但要构成牛市,还取决于国际疫情的稳定和国内消费崛起,现在股市虽未构成牛市,但已经形成支撑。 我觉得,现在肯定不是牛市,最多算是牛市的起点。 截至4月17日星期五收盘,上证指数报收于2838点,这一点位显然不能算是牛市,毕竟2007年的大牛市,这一指数可是达到过6124这一 历史 高位,至今没能被突破。 但乐观来看,国内经济一直在持续快速发展,A股不可能永远停留在3000点以下,所以不妨把现在当成是长期牛市的起点。 牛市券商股确实会最先领涨。 因为春江水暖鸭先知,券商股是最直接受益于牛市行情的一大板块——就拿2020年2月这波上涨来看,券商股的业绩便出现了同比、环比均大幅增长的情况。 这也就意味着,一旦市场预期未来会出现牛市,资金必然会抢筹券商股。 同时,在牛市期间,一旦废品股也开始异常活跃了,确实也大多意味着牛市行将结束。 因为在牛市期间,大量概念板块可供炒作,通常废品股是难以赢得资金青睐的,但如果连废品股都开始被炒作了,便意味着市场中的其他板块再无进一步炒作的空间,俗话说盛极而衰,此时的牛市自然也快要走到尽头了。 目前并不是牛市,券商历来市场好转,最先表现。 不过,随着金融开放,券商的对外开放,只有优质券商,才有价值,而废品股,等到真牛市,的确也会水涨船高,但注册制的到来,仙股只会越来越多。 最好不要碰,短线的话,少量无所谓。 牛市时是券商股负责攻城拔寨,但废品股不一定最后涨。 以2015年牛市为例,很多业绩亏损的个股被连续爆拉,翻两三倍的也有很多,反而很多大盘绩优股却没涨多少。 按照顺序来说,是绩优活跃小盘股和热点主线股先涨,遇到压力位涨不动时,由券商股负责冲关,打开上一层箱体之后券商就慢了,由个股再继续冲。 到主升浪时,基本上是普涨,几乎没有不涨的股。 到最后一波往往是钢铁、水泥这一类股票拉升。 如果不懂炒股,那么牛市买券商是最省心的,虽然涨的不算最多,但也能跑赢平均涨幅。 至于废品股,别管什么时候也最好别碰,一旦踩雷,每天集合竞价挂跌停都跑出不去。 尤其牛市结束时,这类股票跌起来别谁都猛。 谢谢您的邀请。 牛不牛市不敢打包票,但从方方面面氛围(货币宽松政策、供应量、经济熬过了新冠病毒肆虐期渐见曙光等等)观察,再配合股市上涨及下跌盘整周期规律,感觉下雨不打伞

金融危机是怎么引起的?

金融危机是由于美国房地产市场价格跳水导致的全球范围的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 在2007年及之前,美国的房地产市场都欣欣向荣,以致于银行都不顾个人购房贷款者的个人信用就随意发放贷款。

这时美国政府看到经济有些过热了就实行宏观调控——提高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 这两者提高了,银行就要提高购房贷款的利率。

本来许多购房者都是买房来投资,自己本身并没有太多收入,自然还不起,那么就导致银行也收不回贷款,只好收回房子再转手卖,房子的供大于求,自然价格就跌,而银行也无法收回资金了。 于是,一场金融风暴蔓延开来。

扩展资料:

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的联系:

从历史上发生的几次大规模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来看,大部分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都是相伴随的。 也就是说,在发生经济危机之前,往往会先出现一波金融危机,最近的这次全球性经济危机也不例外。 这表明两者间存在着内在联系。

其主要缘由在于,随着货币和资本被引入消费和生产过程,消费、生产与货币、资本的结合越来越紧密。 以生产过程为例,资本在生产过程的第一个阶段———投资阶段,便开始介入,货币资本由此转化为生产资本。

在第二个阶段里,也就是加工阶段,资本的形态由投资转化为商品;而在第三个阶段里,也就是销售阶段,资本的形态又由商品恢复为货币。

正是货币资本经历的这些转换过程,使得货币资本的投入与取得在时空上相互分离,任何一个阶段出现的不确定性和矛盾都足以导致货币资本运动的中断,资本投资无法收回,从而出现直接的货币信用危机,也就是金融危机。

当这种不确定性和矛盾在较多的生产领域中出现时,生产过程便会因投入不足而无法继续,从而造成产出的严重下降,引致更大范围的经济危机。 这便是为何金融危机总是与经济危机相伴随,并总是先于经济危机而发生的原因所在。

在某些情况下,也不能排除金融危机独立于经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尤其是当政府在金融危机之初便采取强有力的应对政策措施,比如,通过大规模的“输血”政策,有效阻断货币信用危机与生产过程的联系,此时就有可能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或深入。

中国股市出现过几次牛市熊市?分别有什么特点?

中国股市20年间有八次牛市,七次熊市。

牛市

第一次

行情特点: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一年内仅有8只股票,人称老八股;而当时股票交易前先手工填写委托单,被编到号的人才有资格拿到委托单,能买到股票等于中了头彩,因为没人愿意抛出。

这使得沪指从90年12月开始计点,一路上扬,造就了第一次牛市。 92年5月21日,上证所取消涨停板,将牛市推至顶峰,当日指数狂飙到1266.49点,单日涨幅105%,这一记录至今未破。

第二次

行情特点:1992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到了一个坎上,资本市场既有5 21的暴涨又有8 10暴动,但中国经济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邓小平南巡。 邓小平的南巡讲话中,有关股市未来怎么发展的问题成为一大热点,而他讲话里最重要的是“坚决地试”这四个字。

11月17日,天宸股份人民币股票上市,沪指完成最后一跌,第二轮牛市启动。 三个月内快速上涨,301%的涨幅至今为股民津津乐道。

第三次

行情特点:1993年至1994年间,我国宏观经济偏热并引发紧缩性宏观调控,同时A股实现了一次大规模的扩容,使得大盘一蹶不振的持续探底,证券市场一片萧条,94年7月29日大盘创下325.89的最低点。

7月30日(周六)相关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救市,94年8月1日沪指跳空高开,第三次牛市启动。 井喷行情随即展开,市场在不到30个交易日的时间上涨至1052.94点。

第四次

行情特点:1993-1995年,我国为了推进与大力发展国债市场,开设了国债期货市场,立即吸引了几乎90%的资金,股市则持续下跌。

1995年2月,327国债期货事件发生;5月17日,中国证监会暂停国债期货交易,在期货市场上呼风唤雨的资金短线大规模杀入股票市场,掀起了一次短线暴涨。 第四次牛市仅3个交易日,是A股史上最短的一次牛市,股指却从582.89涨到926.41。

第五次

行情特点:经过连续的下跌,1996年1月股市终于开始走稳,最低点已经探明512点,新股再次发行困难,管理层被迫停发了新股,而政策也开始偏暖,券商资金面开始宽裕,各路资金也开始对优质股票进行井井有条的建仓。

第五次牛市启动,崇尚绩优开始成为主流投资理念。 火爆行情非同寻常,管理层连发12道金牌亦未能阻止股指上扬,直到1997年5月10日(周六)印花税由3‰上调至5‰。

第六次

行情特点:第六次牛市俗称5 19行情。 由于管理层容许三类企业入市,到99年5月,主力的筹码已经相当多了,市场对今后将推出的一系列利好报有很高的期望,5月19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中国股市会有很大发展,投资者踊跃入市

2000年2月13日,证监会决定试行向二级市场配售新股,资金空前增加,网络概念股的强劲喷发推动沪指创下2245的历史最高点。

第七次

行情特点:第七次牛市起点来自2005年5月股权分置改革启动展开,开放式基金大量发行,人民币升值预期,带来的境内资金流动性过剩,资金全面杀入市场。

而之后伴随着基金的疯狂发行和市场乐观情绪,在5 30调高印花税都没能改变市场的运行轨迹,一路冲高至6124点。 此轮牛市曾被媒体称为全民炒股的时代。

第八次

行情特点:伴随着四万亿投资政策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A股市场掀起了新一轮大牛市,股价从1664点涨至3478点,在不到十个月的时间里股价大涨109%。 3月3日后的逼空上涨性质能与06年和07年的超级疯牛相媲美。 即使IPO重启这样特大利空也未能改变牛市的前进。

直到09年7月29日第一只大盘股上市和紧缩的宏观政策才阶段性结束了第八轮牛市。

熊市:

第一次

行情特点:沪指在第一轮牛市冲上1429后,市场开始价值回归,不成熟的股市波动极大。 1992年8月9日和8月10日深圳新股认购抽签表发行了,但发生了当时震惊全国的8 10风波,刺激沪深两市大幅下挫。

为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管理,92年10月中国证监会成立。 这次熊市仅仅半年时间,股指跌幅却高达73%,这样的下跌在现在来看是不可想象的,而在当时,投资者们都自然地接受了。

第二次

行情特点:1992年深沪两地上市公司有54家,1993年有177家,1994年有287家;A股筹资额1992年为50亿,1993年为276亿元,1994年为99.78亿元,扩容的势头十分凶猛。 随着发行额度的明确,市场进入真正的低迷期,第二次熊市来临。

1994年2月14日,政府宣布1994年新股发行额度55亿元,明显要比1993年的195亿元低得多,但沪指在3月10日击破700点,4个月后跌到全年最低325点。

第三次

行情特点:第三次熊市时,证券市场一片萧条,在人们对股市信心丧失殆尽的时候,相关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救市,沪指1个半月涨幅达200%。 但政策刺激是短暂的,随后A股进入第三次熊市。

而早期的股市不讲究什么价值投资,业绩好坏是无所谓,最重要的是流通盘要小,这样好炒。 但随着股价的炒高,总有无形的手将股市打低。

第四次

行情特点:短暂的第三次牛市过后,股市重新下跌,第四次熊市来临。 为抑制投机,1995年6月15日,管理层下达55亿的95年额度,同时20家历史遗留问题股票也被开始安排上市,沪指再下一城。

从1995年的8月开始,当时仅仅3倍市盈率的四川长虹开始悄悄走强,业绩白马股逐步受到主流资金的关注。 至1996年1月19日,股指达到阶段地点512点,绩优股股价普遍超跌,新一行情条件具备。

第五次

行情特点:这轮大调整也是因为过度投机,在绩优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后,到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经跌至1047点。 这两年间,股市的扩容继续疯狂进行,规模出现了难以想象的扩张。 严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级市场出现极度失血,持续2年的熊市就此展开。

第六次

行情特点:2001年上半年,沪指突破2000点,这让当时的中国股民为之欢呼雀跃。 1个千点似乎预示着一个千年,点数的攀升似乎在向全世界宣告,中国的股票市场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

然而在国有股市价减持的消息冲击下,2000点很快成为中国股票市场的险峰,从此之后,我们经历了长达4年多的调整,指数拦腰一半最低打到2005年的998点。 第六次熊市是历史上最长时间的大调整。

第七次

行情特点:随着市场的亢奋,监管部门不断提示风险,07年10月16日见到6124的历史高点后,在中国的通胀持续升温、基金暂停发行、美国次贷危机、中国石油上市后大幅下和大小非的减持等利空影响下,引发了第七轮熊市,在下跌过程中一个个整数关口被轻易攻破。

直到1664点止跌,后迎来四万亿投资政策,才结束了第七次跌幅惊人的超级大熊市。

扩展资料

导致牛市和熊市的因素:

经济因素主要包括:

①企业盈利状况。 盈利是企业红利(股息)的来源,企业盈利多,可供分配的红利多,该企业股票的购买者就会增加,股票价格就看涨,形成牛市;相反,企业盈利少,可供分配的红利少,该企业股票的购买者就会减少,股票价格就看跌,形成熊市。

但是投资者在评估股价时,不是根据现在的企业收益状况,而是根据企业将来的收益评估。 同时由于影响股价的因素很多,有时企业盈利的变动对股价的影响力小于其他因素,都可能出现股价变化与企业现时盈利状况不一致的情形。

②国民经济状况。 在经济复苏和繁荣时,工业生产增加,产品畅销,企业盈利增加,投资者看好企业股票,股票价格就看涨;而在经济衰退和危机时,产品滞销,生产减少,企业盈利减少或者无盈利,使股票的吸引力减弱,股票价格就看跌。

③利率变动。 利率下降,使企业利息负担减轻,盈利相对增加,股票吸引力提高,股票价格就看涨。 利率下降,使贷款成本降低,也刺激股票投资和投机增加,股票价格上涨;

反之,利率上升,使企业利率负担加重,盈利相对减少,则会减少投资者购买企业股票的兴趣,造成股票需求下降,价格跌落。 由于贷款成本提高,还可能迫使投机者抛售股票,促使股市下跌。

④货币供应量变动。 在信用扩张,货币供应量增加,甚至发生通货膨胀时,由于流入股票市场的资金增多,对股票的需求增加,就可能引起股票上涨。 而在信用紧缩,货币供应量减少时,由于股票市场的资金可能减少而引起股票行市下跌。

万利股票开户网预约优质证券公司开户,佣金万一免五,还能开AA级头部券商! 开户微信:gpkhcom